初春的夜晚依旧寒冷,独自行驶在寂静的回家路,伴随着收音机里轻柔的音符,越来越宁静,一丝丝的爱意围绕着身体慢慢从心底升起。这个爱里没有评判,没有指责,没有愧疚,没有压力,没有伤害甚至没有赞美。爱就像一个容器一样安全的包裹着,暖暖的,让人放松。爱的感觉在此刻感悟到了。
而就在早上,我和青春期的儿子激烈的表达了彼此的期待。面对青春期的叛逆,我焦虑而无助。越是痛苦越是修炼内功的机会,这个时候的思考是必要的。分数?好的学校?主流的价值观?……仿佛这里面都有母亲自己的人生期待。什么是儿子最需要的?儿子要的就是无条件的爱,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港湾,在他累了,没有能量的时候有地方停靠,扬帆远行不光是我的期待,更是孩子自己心中的梦想。我在做什么?当我在教导孩子让他先完成任务再休息时,这个多么理所当然的“好习惯”可能带给孩子的信念是“不能享受当下”。这个信念能支持他扬帆吗?家长有时候是多么的无知,口口声声说爱孩子,却不断的给孩子制造障碍,形成缺失与创伤。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并尊重孩子,并诚实的面对真实的自己。
家长不能给到孩子所需的爱,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在追寻这些。如同我们建立的两性亲密关系,寻找的恋爱,结婚对象都是期待中的“内在的父母”。好的亲密关系可以弥补原生家庭中缺失的父母爱,得到再次滋养与成长。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偶像剧中,男一号永远属于女一号的,男二号永远属于观众。男二号即多金又深情还暖男,但再完美也得不到女一号的心。大多数的关系的存在不在于当事人的好坏,而在于是否满足了对方的需求。只有我们是完整的,才有可能找到完整的对方。
爱是一种感受,只有被爱过,才懂得怎样去爱。如果我们是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过这份爱,请看到我们的父母已经尽他们所能了;如果我们是父母,就请努力学习怎样才能给到孩子需要的爱。让爱在我们这儿生根,发芽,成长,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