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己读书会进入第三个月,第三阶段进入高频学习力的学习。
在知识付费年代,现今我们很容易进入一种学习焦虑状态,我们不知道这样做真的对我们有提升吗?还是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忙碌的状态?
时间管理书更偏向一种“术”,告诉我们如何规划利用时间,但我们看待问题是要从“道”来思考,做时间管理时不要想节约每一分钟,而要想想我们节约出来时间是要做什么?
只有强有力的目标,才能发自内心节约时间。
木马程序的定义是在我们身上“反复”出现的同样一件问题或同一种情绪。如果在生活中某个阶段很忙是正常的,但如果我们时时都处于忙碌状态,就要思索下这种忙是不是我们内心制造的木马。在我们内心是否认为忙才能证明我们的价值?只有忙碌的一天,才能充抵于我的焦虑,才能使我不去面对真正的自己?而这种忙碌是没有结果,也没有达成的忙碌。
一、故事背景
这本书与《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法》异曲同工,《精要主义》是对我们的人生生涯,使命感做断舍离。
作者这本书有2个意义:
1.精要主义给我们人生排一个优先顺序,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力;如果自己不做这个顺序选项,就有别人为我们代劳,这个时候会被忙碌木马吸进去。
2.为了达到诗和远方,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应对眼前的苟且。我们如何在生活和职业中保持平衡。
二、三个关键词
这三个关键词是精要主义者养成的三个步骤。
1.区分:怎么区分无意义的多数事情和有意义的少数事情?
我们发现一件事情:只要想让自己忙,可以无穷无尽的忙下去。但有一天不在岗位,微信不上线,这世界依然照常运转,你也不会损失什么。对待忙碌,我们要学会升到更高维度抽身审视,我们是在无意义的还是有意义的忙碌? 真正的生活是由重要不紧急的小事所组成的。
怎样区分多数无意义的事情和少数有意义的事情?
1)学会提炼生活中的关键词
写日记的人一般很少回看,只是抒发情绪的渠道,没有提供进一步的价值。 真正写日记要追求更少但更好,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是复盘。不必关注细节,而要关注当时某个想法或闪光点的关键词。
娟推荐写日记的2种方法:
第一个是写日记时起标题,使这一天的日记围绕着聚焦的标题来写。
第二个是列出清单式日记,如高频日记,列出让自己产生高频影响的3件事情。
2)可以在心里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只能在一件事上做到出类拔萃,那是什么事情?
这个问题自然能区分开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 。
2.选择:精要主义的核心
作为公司价值观,可能有多个点,但一旦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哪个点?
举例:如果企业文化是狼文化,当企业文化和你的个人价值观(家庭很重要,生活很重要)发生冲突,就必须选择到底是加班拼命工作重要还是家庭重要?到底是工作12个小时重要还是每天获得7小时睡眠时间重要?一但内心有重要性排序,就会很好做选择。如果认为个人价值观重要,就会选择辞职,找更适合的公司工作。而如果没有排序,没有主动选择,就会在对抗中消耗自己的精神和体力,可能一边抱怨,又一边去工作。
精要主义告诉我们要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排序,然后进行取舍,随时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如果一旦没有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就意味着自己默认说了YES,自己被外在力量操控,陷入被动的忙碌状态。
3.执行
执行有3个关键点:
1)执行时要弄清核心目标。
比如要求是完成15页的草案按时发给客户,但在实际操作时,可能在第1页时反复修改最后造成拖延,没有按期发给客户。
在执行时先追求完成,再追求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2)做每件事之前先进行最低可行性的准备。
你是愿意做“晚而大”的准备还是“早而小”的准备?越早准备,我们准备花的精力比越小,我们可以少投入。如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们只是把这个文档打开3分钟就可以了。不要一开始就期望值过高,一下子能达到全部的目标。
3)常规的力量。
每一个事情并不是生硬的努力,而是反复刻意练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和时间进行联系,在每天固定时间段进行反复练习。在这样的反复中,我们掌握了常规,任务也变成了习惯。
书中举了菲尔普斯的例子,菲尔普斯在比赛前的每一个步骤是一样的。他在比赛前什么都不会想,只不过在走这个程序,他的习惯在主导他。
成功并不是偶尔的灵光一现,一个心理素质极稳定的人,他一定会有一套非常规律的生活程序,如彭小六在他的第一本书里提过他有一套早起的仪式,具体到第一步下床,第二步上厕所,第三步打开空调,第四步倒一杯白开水等等八个步骤。
在生活中我们执行很难的事情,我们可以分为八个固定步骤,每天走一遍,也许事情就不那么困难了,只是把程序走一遍。
所以我们设定了目标或特别重要的事情,可以为它设计一套属于你自己的常规,把它分解成N个步骤,每天走一遍。即使不完成,日积月累,也会形成时间的复利。
三、悦己方法论
1. 建议做一个MY PLAN。 设立一个个人10年、20年的长远目标,并清单化,可以记入本子或墙壁,时刻提醒自己聚焦。
2.明确想想五年以后,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想想如果个人贡献峰值只能在一件事情上,这件事会是什么?
3.学会审视每月复盘。提炼一个标题或当天关键词,每隔一个月或三个月回顾日记,写一个当月复盘。
4.建立自己的常规体系。如想每天早起一小时等,可以罗列一个常规程序。
5.学会取舍,当时间安排有冲突时,请拿出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排列取舍,成为把控自己生活的人。
6.为任何事情预留50%的时间。如报告、材料的书写,提前一周就让自己的潜意识进入开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