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笑来老师青年时期的猜想
一直以来就对笑来老师的青年时期有个猜想:他应该不是一般妈妈眼中的好孩子。《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里面,笑来老师对自己的描述也确实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高中还是在大学,他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也坚持着自己的任性,算起来不算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高中为了可以进入社会上打工,为了能获得自己所谓的自由,第一次高考竟会故意搞砸,这是一种放弃也是一次赌博,虽然我身边也有如此任性的小伙伴。第二次高考看准目标,但差点就成功。大学没毕业就敢拿着合同去跑销售,最后挣到了一个摊位。
当然,他这些想了就去干的习惯,并非突然的脑袋一抽,也确实符合于他平时的做事风格。总的来说就是有自己想法,敢想敢做。
笑来老师总是教育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注意力,启动元认知,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特例独行且正确,也许会让人觉得难以相处。实则却是,老师的交际圈很广,至少在他青年时期就很广,不然也不会对人性能有这么透彻的理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有些人确实不值得花费注意力,有些事确实是很扯淡。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现在我们虽然能借助老师的经验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但也需要我们经历后才能有更贴切的体会。
一步步走向成熟(践行、反思)
一步步践行,从任性到成熟。少年时的聪明和意气风发,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大学时期果断拿下合同做销售,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做销售,开公司,去新东方做老师,一步步将自己的注意力从钱的价值转到了自身的价值。
这是践行带来的福利,这是反思后的内在升华。少年到成人,任性到成熟,就是这么一步步的潜移默化。
很佩服笑来老师的践行能力,感想敢干。似乎很早以前,他的操作系统里面,努力早已经就不是可选项了,而是存在于系统里的默认属性。只需选择,选择后就是践行,而且是尽自己努力去践行。践行后的反思,反思的只是自己选择对不对,践行效率高不高,添加了哪些并不是必要的条件。往往我们知道很重要却不能为此付诸自己的努力,只是我们还缺乏将未来的好处具体化,一种基本的活在未来的能力。对目标赋予足够大的目标和意义,足够贴近于自己内心的意义,坚持和努力可能就并不存在了。热爱自己事业的人,也会看起来更加成熟和可爱。
因践行而获利,进而成为方法论
践行,笑来老师获得了与之前想象的不一样的体验;践行,让他知道那道门可能只是虚掩的,困难并不是那么牢不可开;践行,失败后,成功后,不得不逼自己反思和总结;践行,在路上的思考和体会往往更重要,在路上其实才是真正的开始。
积极践行,让笑来老师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经历,进而汇成自己不一样的人生,践行,加速自己检索了自己的漏洞,践行也逐渐成为了自己独有的处事理论。
践行后的理论,是什么才是更重要的权重标准,践行后的理论,是投放自己注意力的航标。
七年只是一把时间量尺,并不是绝对
七年就是一辈子,应该是七年可以活一辈子。七年,是笑来老师将自己的系统进行了一次大的更新。一辈子,应该是操作系统的更新,一辈子也可以时间更短。
七年就是一辈子,七年是我们在时间维度上的一把量尺,也是一把可测的量尺。但真正的跨越标志不是时间,是我们身体内部新系统的成熟程度,不停地打补丁,不停地微升级,直至另一次大换血的到来。
七年就是一辈子,将七年时间作为一次换血的时间限定,可能系统选择的够好我们能提前完成,也许需要项目延期,但是必需要求自己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