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1500字,阅读需要5分钟)
女儿写作的大门已被轻轻叩开,却因我的浮躁又被重重的关上——普爸带娃日记17
2024年4月22日 星期一
早读继续进行,安排好楚涵的早读计划后,我便匆匆坐上地铁,开始了新一周的忙碌。
下午5点,当我正头昏眼花地坐在办公桌上翻阅工作资料时,楚涵的电话打了进来。“爸爸,今天学校上了作文课,要我们回家写一篇《故事新编》,你猜我要写什么?”电话中的楚涵兴奋地对我说道。
“你不会也要写一篇《周处除三害》吧?”我下意识地问她,可能我自己还没从周末的电影中回过神来,便想当然地这么认为了。
“才不是呢,《周处除三害》我可没感觉,我要写唐玄宗李隆基和安史之乱。”楚涵的声音里充满了得意。
听到这我瞬间就精神了起来,先不说最终会写成什么样,至少我感觉到楚涵有了自己的思路,看来连续两次的西安之旅和《长安十二时辰》小说、电视剧的连番“轰炸”确实已经在楚涵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于是,我和楚涵简单讨论了一下故事的框架。
楚涵说她准备从安史之乱开始写,唐玄宗不仅在马嵬坡失去了心爱的杨贵妃,更是失去了象征无上权力的皇位变成了太上皇。回到长安后,失落的李隆基梦到了玉皇大帝并重新获得了一次继续当明君的机会。唐玄宗穿越回了叛乱爆发之前,改变了自己执政后期的昏庸奢靡之风,并重新进行了人员调整和军事部署,顺利挫败了安史之乱。当李隆基长舒一口气时,发现自己依然还是太上皇,原来一切只是一场梦。
当楚涵说完了自己的故事框架,便轮到我激动了,看来三年来我和楚涵历经的所有辛苦,似乎在这一刻开始有了反馈。在激动之余,我也给楚涵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关于如何挫败安史之乱可以具体写一下唐朝名将哥舒翰,当时哥舒翰率军驻守潼关,被逼出战导致兵败被俘。
那么当唐玄宗穿越回去后,潼关就可以是挫败安史之乱的主战场,哥舒翰在得到唐玄宗的充分信任后,把精锐部队埋伏在潼关外围设伏,自己则率领小部队在潼关表现出守备松弛之状,诱使叛军进攻潼关,最终将叛军全部包围消灭。同时也可以考虑在故事里找合适的机会把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潼关吏》、西鄙人的《哥舒歌》等相关古诗词灵活地运用进去,为文章增色添彩。
讨论完后,我继续工作,但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回首三年来楚涵的学习与生活时光,我们会在周末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沉浸在历史剧和纪录片中,仿佛共同穿越回了古代世界;我们会在假日一起背上书包,在古诗文学习之余,跟着古诗文的指引一起踏上各种寻古的旅程。我们经历了无数艰难时刻,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我仿佛看到楚涵已经轻轻叩响了写作之门,而那扇厚重的大门竟然微微地开启了一条缝隙,门缝中透露出了神秘的光芒。。。
然而我的美梦并没有持续多久,晚上我就被楚涵敷衍了事的“作品”重重地打了脸。
认真读完了楚涵写的故事,我感到些许的失望。其实故事的开头起笔不错,让人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仿佛看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缓缓展开。可正当我准备开始欣赏楚涵的“宏大叙事”时,故事却匆匆收尾、草草结束了,如同奔腾的江河突然被截断成了溪流并最终消失在田野之中。整个文章缺乏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句,也没有明确的主题思想。
最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自唐玄宗穿越开始,故事就变得越来越匆忙,楚涵似乎没有耐心将故事讲完,只是匆匆地交代了一个大概的结局。从整个故事来看,我可以感受到她缺乏对写作的耐心和专注。这种浮躁的写作态度的确影响到了故事的质量。我仿佛感觉到了那扇刚刚被楚涵叩开缝隙的写作之门,又重重地合上了。
不对,好像是我亲手关上的这扇门,我突然恍然大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