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来说说半间教室这个神奇的产品了,说实话,见了这么多的教育APP,很少有一见倾心的。第一次听说半间教室,是在樊登读书会的线下活动里,准确的说是一次项目说明会。第一印象,名字特别好听。名字来源与郑板桥的《山居》,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一间茅屋在深山,
白云半间僧半间。
白云有时行雨去,
回头去羡老僧闲。
是不是光听到这个名字,光听到这首诗就已经惬意的不要不要了?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在我刚听到半间教室的时候,半间教室的分会就几乎全部名花有主了。我应该不是一个头脑容易发热的人,不过依然是毫无征兆的就想和半间教室想扯上点关系。项目说明会结束后,还是一直舍不得离开,围着老师们继续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回家以后,当然是第一时间下载了半间教室,不忙的时候和小牛牛一起听,忙的时候就小牛牛一个人听。让我觉得神奇的是,在这一周试听的时间里,小牛牛对半间教师可算得上是心心念念的,放学回家赶紧写作业,就为了有时间看半间教室。刚开始的时候,我建议她听听物理启蒙课,那个时候,她小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说“物理不是初中生才学的么,我可听不懂”。在我稍作引导之后,小牛牛尝试性的点开了物理启蒙课,然后呢,就光看到她全神贯注的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结束后,还缠着我要再听一个。这次反过来了,换成我问“你感觉能不能跟上,能不能听懂呢?”大概问了个好几遍,因为我一直担心她喜欢的是里面的动画,而并没有关心里面的知识点。多次确认过后,我终于放心了,或许,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我们低估了孩子的求知欲。
有一天,在小牛牛听完半间教室后,我问她是否愿意把半间教室分享给她们班里的小伙伴,小家伙丝毫没有反应,脱口而出“不愿意!”难道是觉得半间教室不够好么?我问“为什么呀?”她倒很坦诚,说“半间教室这么好,这么有意思,教会我这么多东西,我怕他们听了也变得和我一样厉害”。好吧,教育产品果然有点不一般,即便产品很好,还是有很少的人愿意主动推荐给他人的原因也就是这个吧!
说了这么多,准备言归正传了,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半间教室到底是何方神圣吧?请听我慢慢说来!半间教室代表了我们是一个拒绝无聊、拒绝枯燥、拒绝填鸭式学习、拒绝禁锢思想的开放的教室,希望通过打造有趣的学科内容,给学生一种“不那么累”“学了还想学”的学习体验,即“轻学习”。从而促使学生想学习,爱学习,帮助学生实现科学学习,从而真正有效的辅导课堂教学的这么一款教育类APP。
半间教室解决了两个学习中的核心问题——“无效”和“无兴趣”。学习环节通常分为“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当学生陷入“课上跟不上,课后无限补课”的困境之中时,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换来的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学生课堂环节跟不上的原因主要是课堂节奏快,却没有进行有效的预习,师资力量不均等原因造成的。半间教室里聚集了来自全国牛校最顶尖的一线特级教师,他们不仅把握教学规律,还提供超越教材的深刻性内容,在家就可以上重点名校,无效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了。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面对陌生的新学科时,他们不由自主的会产生排斥情绪,半间教室通过广播剧、情景剧等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多元丰富、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员树立对学科的信心、爱上学科、爱上学习。
所以,半间教室将最懂教学的教育人与最懂观众心理的传媒人强强联合的一款教育APP。家有6-16岁萌娃的家长,快来扫码下载,让孩子快乐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