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皇家祭坛,北京著名的景点。所有去过天坛的人,莫不为祈年殿建筑精美、三音石、回音壁的奇幻而惊叹。但游人很少注意位于天坛西南角的神乐署。其实那里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
提到神乐署,就必然要提到明清两朝设置神乐署的目的。神乐署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称作神乐观,顾名思义是一所专司祭祀音乐的道观,神乐观出现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明朝初年的两位重要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非常虔诚地信奉道教神明真武大帝,认为真武大帝在争夺帝位的战争中保佑了他们,因此在一些重要的祭祀中使用道教音乐,明成祖甚至御制《大明御制玄教乐章》作为祭祀音乐的国家标准。
清初沿袭旧制,后乾隆皇帝将神乐观改为神乐署,设有署正、署丞、协律郎、司乐等官职。乐舞生也由原有的道士改由八旗子弟中俊秀者充任。清时每年对应时令,都要在京城各大祭坛进行皇家祭祀活动。当时京城各个皇家祭坛的祭祀乐舞生皆由天坛神乐署生员中选拔充任。
某个周末,在天坛北门外喝完豆汁,漫步进入天坛,直奔神乐署。
趁中和韶乐的定时演奏开始前,好好参观一下陈列展。目前天坛神乐署作为古代音乐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馆中陈列展示了神乐署历史、乐律、词曲、琴瑟、鼓和埙笙等乐器、中和韶乐、舞蹈服饰等,其中的展品均可以实际演奏,并且辟有盲文解说词。
在展览室仔细欣赏完各种古乐器,了解中国乐器的发源和演变历史后。就可以到大殿去欣赏中和韶乐。
中和韶乐是在明清天坛祭天大典中所演奏的音乐。它是一种集礼、乐、歌、舞为一体的皇家祭祀音乐。中和韶乐属古代的雅乐,起源于远古先民的原始乐舞,商周以后主要用于祭祀、宴飨、朝会等宫廷活动,成为宫廷雅乐。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这是孟子赞扬孔子的话,“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上图描绘的就是清朝祭天大典时的宏大场面。演奏中和韶乐的乐队和乐队前的舞者处于皇家祭祀人的后面。
在2004年,神乐署建立了中和韶乐的展览就开始恢复演奏,专门成立了雅乐队,現在神乐署的演出队有20多人,除了在天坛神乐署定期表演外,还经常到外面,甚至外国去进行演出,展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有人形容中华韶乐就是“华夏正声”,它是最纯正的古乐,其文化价值,就是保留了最初音乐开创时的原始样子,几千年来几乎没有变化,堪称音乐活化石。
在现场听中和韶乐演奏的人不多,但所有演奏员和表演者都十分投入和认真。表演的非常神圣庄重。
我坐在大殿中,沉浸在古乐的悠扬中,沉浸在先民祭祀上天的场景中。这是一种精神的复古回归,是精神的享受。
迈开脚步,走去古殿堂,去追溯历史的长河,去欣赏那民族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