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著
苏德忠◎主编
洪兰◎译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社
学习“积极心理学”快一年,读了相关的书,查了一些资料,践行却很少。理论成果转化接近于失败。所以这次,重新整理一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技巧,把自己从躺在理论层面的状态中拎出来,落到地面,度过具体而细致的每一天。
这次的笔记书名原本是叫《Learned Optimism》,翻译成《习得性乐观》,感觉也许比较“装AC”一些。
本书的重点:
1.悲观者与乐观者各自的解释风格
2.认知疗法:从悲观转换为乐观
一.悲观者与乐观者各自的解释风格
“无论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的想法导致一个放弃的行为反应,叫做习得性无助。而解释风格,就是对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这样的习惯性解释方式。它是一个调节器,乐观的解释风格可以阻止习得性无助,悲观的解释风格可以散播习得性无助。
作者以归因理论为蓝本,从以下三个维度阐述解释风格: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
永久性维度:
1.永久的(悲观的):容易放弃的人相信发生在他身上的坏事或霉运是永久的,这些坏事或霉运会永远影响着他的生活,解释有:我完蛋了;节食根本没有用;你总是很唠叨;你从来不跟我交流。这些认为厄运是“永远”的,就是悲观型。
2.暂时的(乐观的):悲观的人把好运看成与暂时性因素相关,例如情绪、努力等。解释有:今天是我的幸运日;我很努力;我的对手累了。他们把成功看成是暂时的,且在成功后放弃了,因为他们相信成功只是侥幸。
3.暂时的(悲观的):相信厄运只是暂时的那些人通常可以抵制无助感,解释有:我累坏了;如果出去吃饭,节食肯定成功不了;我一不打扫房间,你就会很唠叨;最近,你没怎么跟我聊天。以上认为厄运是“有时候”的,就是乐观型。
4.永久的(乐观的):相信好运会持久的人比较乐观:我一向运气很好;我很有才干;我的对手水平不行等,他们往往在成功之后更加努力,形成一个正反馈。
普遍性维度:
乐观者认为坏事情的发生是有其特定原因的,而好事情的发生会加强他对所做的每一件事的信心。悲观的人认为坏事情的发生是由于普遍的原因,而好事情的发生是由于特定的原因。
1.普遍的(悲观的):所有的老师都不公平;我是令人讨厌的人;书本一点儿用也没有。
2.特定的(乐观的):某某教授很不公平;他很讨厌我;这本书一点儿用也没有。
3.特定的(悲观的):我的数学很好;我的股票经纪人很懂这一支股;她觉得我很迷人。
4.普遍的(乐观的):我很聪明;我很迷人;我的股票经纪人很了解股市运作。
人格化维度:
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可以怪罪自己(内在化),也可能怪罪旁人或环境(外在化)。它是容易被过度重视、最易作假、最好骗自己的维度,它只控制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最易使人“自我感觉良好”。
1.内在的(低自尊):我很愚蠢;我没有学习的天分;我没有安全感。
2.外在的(高自尊):你很愚蠢;我考试时,运气不好;我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
3.外在的(悲观的):完全是运气;我队友的技术真是一言难尽。
4.内在的(乐观的):我能善加利用好运;我的技术真是太好了。
注:作者并不认为对所有事情都应该从内在化变到外在化,将罪责移到他人身上。只有在一个情况应该这样做:在抑郁的时候。
二.认知疗法:从悲观转换为乐观
把事情翻来覆去地想,去分析它为什么是这样,心理学家把这种强制性的分析叫做反刍。因此作者推测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郁的原因,一是女性习得性较多的无助与悲观;二是女性更趋向反刍,沉溺在抑郁情绪中。
悲观的解释风格是抑郁的核心。将悲观的解释风格改变成乐观的解释风格,是认知疗法(cognitive therapy)的侧重点。通俗地说,就是改变人对不幸事件的看法。它有五种策略:
1.学会去认识在情绪最低沉时自动冒出来的想法;
2.学会与这个自动冒出来的想法抗争,举出各种与之相反的例子;
3.学会用不同的解释——重新归因去对抗原有的想法;
4.学会如何把自己从低沉的情绪中引开;
5.学会去认识、质疑那些控制自己并引起低沉情绪的假设。
三.影响解释风格的三种因素
在我们大概8岁时,乐观或悲观的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
1.从父母身上学到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尤其是妈妈的;
2.从外界听到的批评方式,如果这些批评是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那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也会潜移默化;
3.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离死别和巨大变故。
当然,乐观主义的好处并非是无限量的,悲观主义在社会和我们个人生活中也有重要作用。悲观者可能时时忍受低沉情绪带来的压抑,付出了这个代价后,所换来的是对世界更精确的认识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乐观者他们通常身体比较好,成就比较高,但必须为上述的好处付出代价:不切实际的美好幻境或者薄弱的责任感。
因此,作者认为,生活中需要大部分的乐观和偶尔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弹性的乐观,一个审时度势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