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乐高帮一朋友组装给小朋友上课用的桌子和椅子,动手前他跟我们解释怎么组装才是最快的,但是我们面对他的讲解一脸懵。
三人费劲地把第一把椅子组装成型后,也就明白了刚刚这位朋友讲的只是基本的流水工序,操作一遍理解起来无非就是要清楚椅子靠背、坐垫和椅子腿等之间关系和组装先后顺序,工作速度自然也会加快。
后来我发现很多事情做得不好,可能与事情本身的难度或是你的努力程度无关,而是逻辑出了问题。
不管与人交流还是写文章也是如此,需要逻辑。逻辑很简单,简单到可以归结为事情的处理顺序、处理重点,而这两个因素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
说好一句话很简单,但是写好一篇文章对很多人来说不是那么容易。也有不少文章在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逻辑看起来简单,又给人以玄而又玄的感觉,所以今天来总结一下,写文章时哪些思考有助于处理逻辑关系。
1.你希望文章的受益者是谁
写文章没有唯一目的,可能为了自娱自乐,可能为了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
如果本意是想要读者从中获益,那么问题来了,谁是你想要与之分享交流的对象呢?
确定交流对象后有助于在开头锁定阅读人群,分析这一群体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对问题深入分析,说说自己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是怎么解决的。
如果自己也被同样的事情所困惑,但是自己一时还没研究出合适的摆脱该烦恼的方法,却又得到了高人总结的秘方,请大方写出来。相信你的真诚总会被读者看见。
2.读完第一句凭什么让人读第二句
看完第一句话就看不下去了,可能是文章本身没多大的缺乏吸引力,也可能一篇文章遇到了个没耐心的读者。
而从写作出发,我们还是希望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能对读者产生意义。
对话题不感兴趣,文章开头太自我等都是读者放弃继续阅读的真凶。
所以适当借助热点话题有助于吸引眼球,但是真正留住读者的还是要靠深厚的写作功力和和洞察力。
3.对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这里就以《银幕上的孟良崮:被持续“重演”七十年,“李云龙”竟演过张灵甫!》一文为例子。
作者在开头简单交代了孟良崮电影的起源,但是对几部相关电影内容进行长篇幅的概述后,过于吝啬表达自己对这些电影内容的看法、观点和立场等。
因此从文章整体上看容易让人觉得作者在抄书,缺乏态度。
如果文章没有观点输出,那就没法向读者传递你写这篇文章的价值。
多问自己是怎么想的,可以从多个角度看问题,最后从一个值得说,有得说的角度切入,这样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能给读者一个读你文章的理由。
就该篇文章而言,我觉得作者可以重点分析孟良崮被持续搬上屏幕七十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存在即合理,那这部片子的存在对观众,对历史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毕竟都已经播放多年了,想了解的人都会亲自观影,相比告知大家这些影片的存在,说说为什么与孟良崮战役有关的电影能持续播放这么多年明显更有深度。
4.从同一个角度,写了3个故事真的好吗
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才能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虽然码字辛苦,但如果洋洋洒洒几屏字中,每个故事之间做不到在角度和层次上的区别,那就真的只是在穷尽其词为主题雄辩而已,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所列举的故事都在说主角经历了同样的遭遇,有着一样的心路历程,这样的情节对读者来说就像在听一首永远没有高潮的歌曲,还会觉得作者好啰嗦。
所以高明的作者会发散思维,在几个主角身上找到不同的侧重点再下笔,才能写出真正的人间百态。
5.文章内容有主次之分吗
所谓主要内容,就是写这篇文章重点是想说什么,但是光表达出这一点还不够,你需要一些例子来佐证你重点想说明的问题。
所举例子不必事无巨细全部罗列出来,而是只需要取其中对证明主题有用的部分即可。在整篇文章中,例子即是次要的,但是次要不代表不必要,只是我们不必大费周章去为事例多做解释。
6.如何保证读者与自己同频
1)首先,主题唯一
只有一个主题的文章,读起来才不易跳戏。做到这样只需在初稿完成时,思考每个段落对证明主题是否有作用,把所有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剔除掉再重新整合文章内容顺序。
2)其次,在段落开头或结尾,以一两个精炼的句子承上启下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是每个哈姆雷特都能和你想到一块儿去,所以我们需要尝试以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引导读者思考,还能借此引出下文,如此一来文章也不至于给人有头无尾的混乱感。
最后,想对而我一样的写作初学者说,不要害怕逻辑,逻辑远比你想象的要简单:把说好一句话的逻辑放在写好一个故事上,一样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