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已是第二乡,积年累月,五年也只是转瞬间,而故乡已作它乡。
年后拖着行李临走时,和我妈说,“我要回去了”。头也不回坐上车。
后来心想着话说的不对,都已经回家了,我还能回哪儿去呢。只怕我是打心里已经把家当做歇脚的地方,而武汉才是要回的“家”。
时光倒转到五年前的九月中旬,父亲拖着行李箱,领着我坐上去武汉的大巴。我带着憧憬,怀揣着不安,第一次踏上了未来我要生活五年、十年,甚至更久的这座城市。
那时,武汉刚通一路地铁,满城开挖新建,道路很脏,公交很拥堵,但是天空很干净。五年后,地铁开通五六路,道路依旧拥堵,路面是整洁了,可是天空已经脏了。发展也许就要付出代价。
乡土生活是熟人社会,而城市生活是扮熟人社会。虽然大家都不熟,还要装作认识,工作以后,这样的状态更是日常。
落寞被城市吞没在无边无际的夜空中,一个人想说话的时候,才发现周边都是陌生人。拿起来手机,通话时,已经泣不成声。
一年后,大学里认识新的人,开始新的生活,融入武汉。四年里,睡不醒的觉,打不完的游戏,读不尽的专业课本,浑浑噩噩。还好,那样的孤独总是短暂的,所幸回忆又总是奇美的,不管当初它如何的痛苦不堪,如今它只是成长的一部分,它证明着你从那四年里走过来。
四年后步入社会后,又尝尽苦头。环境改变时人总是痛苦的,一切重新来过,在成人的社会里小心翼翼摸索前行,明规则已使我疲于应付时,潜规则大行其道。
有些人有心要扶你一把,希望你走的更远,感念一路遇到的善良人;有些人存心踹你一脚,恨不得你一辈子爬不起来。不用记恨,感念他们让你快速成长。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充斥着诱惑,权衡利弊,亦患得患失。
忙时顾不上吃饭,记得吃饭时已经没了胃口。
此事才想起家,想吃外婆做的菜,想喝外婆家酒,想念橘子树下的大黄狗。可是,故乡已不是一个好去处,荣归故里早已不适合在城市里打拼的现代人。在城市有一方天地的人,扎根城市,碌碌无为的人更是深藏在城市深处,深恐扯去最后一块遮羞布。
可是,城市依旧是梦想成真的好地方,几十年来,它依旧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魅力和能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来打拼。
武汉你好呀,我还不错。两年前写了一篇《在汉三年》,想来,两年也只不过转眼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