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你知道么,每个人心底其实有一个更真粹的自己,在他待人处事佯装热情随波逐流的时候,那个自己就会渐渐失色,甚至被遗忘。活在别人的期待值里,是太多现代人的通病。
我本慕着书名的诗意而来,借山而居,难道是依山傍水的好宅子?那该是一种怎样的诗情画意啊! 仅读完初篇,心里蓦然沉静,连节奏都跟不上节奏的的现代,居然真的有人隐居避世,心如止水,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想必借居者是爱透了自然,看透了生活。
初拾《借山而居》时,这根本不是一本能让我躲在书房一口气读完贪婪到爱不释手的书,而更多的是像一种生活,必定要在被琐事吵到心烦意乱的时候,泡杯茶,就着沁人的茶香去品他细腻朴实的生活,心,仿佛落到了深山的最深处,风雨不动,波澜不惊……
他一人在“桃花源”,把生活过成了最像生活的样子,看似与偏僻山村里最普通的农民生活无异,却偏偏多了一份灵魂的高度和深意,和一种对生活本身最细腻的享受。就拿养鸡鸭猫狗鹅来说,农民是没有那个兴致一一起名落户,用细腻却朴素的笔触来记录他们的日常,享受与之共处的美妙,并从中思考人生哲理的。书中有叫“土豆”“郑佳”的狗、叫“幼婷”的鹅、叫“凤霞”的鸡,“有自己的小菜园”“有自己的诗歌与画的王国”……作者说,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我想,最美的一生,大抵如此吧!
附一个写“郑佳”的小片段:
刚上来的时候(到山上来),郑佳没见过鸡,追得鸡满院子跳,鸡毛就像一片片纸飞机,在天上飘。我揍了它一顿,它就不再招惹鸡了。改去追猫,喵星人都快吓尿了,爬到树上半天不敢下来。
我又揍了它一顿。
送来时,同学嘱咐说:“我家狗狗爱喝水,记得每天喂水。”我说:“好。”同学说:“还有啊,我家狗狗只吃放了调味的面。”我说:“好。”
一个礼拜之后,郑佳就开始吃麸子皮了,干挂面丢一把都嚼得嘎嘣嘎嘣响。男孩子嘛,要穷养。
书中不时穿插小诗,读起来根本就是日常平淡无奇的话语嘛,连修辞都没有的小孩子白话,却在他的断句分层之后,每一句都衍生出了哲理,稍稍站在灵魂的边缘去品,便别有一番意境了,配上茶香,恍若隔世。你放下手中的琐事,我借书中一首读给你听,也安静一下你躁动的心。
打工的人
邻居E在深圳/一个服装厂/打工/每次过年回家/朋友问他在哪/他都非常自豪地说/在深圳/那样子/就像深圳是他家的
比起小诗,我更喜欢书中的插画,纠正了我不少的自以为是。就拿山中小院铺路的那段来说,“(铺路)把一块一块石头搬进院子,在院门正对堂屋的位置,码出一条与院子宽度比例适当、构成合理的小路,再往缝里一铲一铲填上细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坐在门台上,抽支烟,等一场雨”,受惯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那种古风古韵的建筑的影响,先入为主的幻想着作者勤勤恳恳铺就的,想必也是整整齐齐如一本古书,别具一番雅韵的。谁成想,插图一出,果然普通,不能再普通了!铁锹挑出一条沟壑,埋上最普通的石头,路,便成了……恍然大悟,这才是借山而居的风格嘛!
同是隐居写实回归纯净,《借山而居》跟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不太一样的,我是更喜欢《借山而居》的,前者貌似更适合当下的我们来感受这种不必刻意寻求,随心所欲的享受和生活的人生状态。
若你此时在当代快节奏的浪潮里茫然无措,惶惶不可终日,去读读《借山而居》吧,书中的别样人生会帮你找回心底那个宁静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