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佳佳是一位30岁的职场妈妈,我们同在一个读书群,彼此之间除了点赞之交,并无过多深入交流。
今年初,她注册了一个公众号,时不时地在群里发些自己写的文章。刚开始的阅读量只有三四十,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过百。换做是我,早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么惨淡的阅读量,写了也没人看,写10篇是这样,写100篇还是这样,有什么意思呢?
她就这样保持日更,我就这样看热闹似的每天看每天的阅读量,幸灾乐祸地想:估计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大概3个月之后,她的公号开通了原创和赞赏功能,下面留言的人也很多,阅读量早过了3位数。
最近一段时间再去看,阅读量已经过了4位数,而且留言点赞的人更多。我忍不住翻开她最近几天的推送,发现,她的文笔和深度都提高了不少,和几个月前的青涩稚嫩不可同日而语。
其中有一篇写道,有出版社编辑找到她,要和她谈出书的事情,选题已经谈好,目前正在准备稿件。她说,回想起自己刚开始写作的几个月,也是极其地难熬,写不出来的时候憋的直哭,可是还是咬牙挺过来了。
其实,那时我也注册了自己的公众号,只是懒的打理,有时一周更新一篇,有时一个月更新一篇,内心一直有个幽灵似的声音飘出来:这么多公号,这么多优秀的文章,人家凭什么看你的,自己先从心里否定了自己,所以写的并不怎么上心。
与此同时,佳佳却在全力运营着她的公号,不管结果如何,每天保持日更,从几十的阅读量到几千的阅读量,从几十个粉丝到上万个粉丝。
我的心倏地沉了下去,人家都已经要出书了,而我的写作水平还在原地徘徊,无丝毫长进。同一起点的我们,就这样慢慢拉开了差距。
(2)
高中的时候,班级组织演讲比赛,每个人必须要参加。
这对普通话不标准,不善言辞的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一直在忐忑,万一忘词了怎么办,万一演讲时太紧张怎么办,万一人家都比我讲的好怎么办,老师会不会给我打很低的分数,同学们会不会嘲笑我,这些想法占据了我的脑海,以至于练习的时候经常分心。
越想越紧张,果真演讲比赛的日子到了,我幻想自己能够超常发挥。
事实是,我毫无疑问地输了。我以为别人会嘲笑我,结果却发现别人早就围在冠军身边去了,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我早前的担忧纯属庸人自扰。
如果从我报名的那一刻起,我就把这场比赛当成是一个磨练,拿不拿奖无所谓,别人笑不笑话也无所谓。把重心放在语调的拿捏,语速的快慢,情绪的把控上,好好地练习,使自己的演讲水平哪怕提升一点点,这对我而言也是进步啊。可是,天知道,这段时间我都在担忧什么啊。
月初报了一个汤小小老师的写作培训课程。
大家问的最多就是:害怕自己写不好怎么办?靠写作赚不到钱怎么办?
包括我自己,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我们以为经验丰富的老师会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让我们把心放回肚子里。然而并没有,老师的答案是,你们先去写,文章写的好了,赚钱不是问题。慢慢来,不要急。
在经历了前几次的投稿碰壁之后,我开始慢慢地沉下心来写。不去想这条路能走多远,不去想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沉下心来写,把文章打磨好,这才是第一要事。
(3)
看见别人创业当老板了,你内心的小魔兽蠢蠢欲动,这也是我的梦想啊。然而,这股鸡血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画风已经从踌躇满志到愁眉不展:资金不够怎么办?项目失败怎么办?万一过劳死怎么办?
看见别人成为了自由职业者,平时写写字,时不时游山玩水,不用挤早晚的公交车,不用参与办公室政治,你热血澎湃,这就是我梦想中的生活啊。我也要辞职做自由职业者,这个想法在你的脑海里盘旋,可是万一没有我现在赚的多怎么办?万一家人误以为我不务正业怎么办?万一我跟世界脱轨怎么办?
看见别人升职加薪,年轻有为,你艳羡不已,也想着要大干一场,出人头地,闪亮众人的眼睛。然而,努力工作就能升职加薪吗?万一自己拼命加班,领导最后升了长了肤白貌美大长腿的vicky,没有升你,那不就是太亏了吗?还不如就这样混着呢。
于是你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前后思索着我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如果被人嘲笑怎么办,思来想去,辗转反侧,一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你还是原来的你,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世界。
从客观角度来讲,你担忧的这些不无道理,毕竟人都是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然而,你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你担忧的都是事情的后果,唯独没有把重心放在做好这件事本身。
(4)
已故诗人汪国真曾写过一首诗: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五月天在歌里唱道:我不怕万人阻拦,就怕自己投降。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想的太多。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梦想也是如此。既然认准了要做的事情,就放开手大胆地去做,去看这个领域的专业书籍,去结交这个领域的牛人,琢磨着如何把这件事做好做成功,哪怕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也比每天什么都不做,却在那里瞎担心强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