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楚辞·远游(三十四)


昨天我们聊到,诗人通过“度世”与“忘归”的矛盾,展现其既想超脱又难舍家国的复杂心理,这种矛盾心理正是屈原作品的典型特征——既追求“与天地兮同寿”的永恒,又难舍“哀民生之多艰”的现世关怀。

而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美”与“淫乐”的对比,最终导向“忽临睨夫旧乡”的乡愁,形成情感张力。

“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意为跨青云漫游四面八方,忽然俯瞰到故乡的田原。此句描绘了诗人精神遨游天际时突然瞥见故乡的复杂情感。

“涉青云以汎滥游”:“涉青云”指乘云升天;“汎滥游”形容漫无边际的遨游,展现诗人超脱尘世的逍遥状态。“汎滥”是“泛滥”的异体字写法。

“忽临睨夫旧乡”:“忽”是忽然的意思。该字凸显了精神遨游中猛然回望的戏剧性转折;“旧乡”象征对楚国故土的眷恋。

诗人通过“青云”与“旧乡”的意象对比,表现其既追求超脱又难舍家国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在《离骚》中也有体现,如三次天界遨游的失败隐喻政治理想的破灭。

诗中“远游”实为对现实困境的逃避,而“旧乡”的突然出现,暗示诗人始终无法真正割舍对楚国的责任。这种情感在《涉江》中也有呼应,如“入溆浦余儃佪兮,迷不知吾所如”的迷茫。

“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意为仆从因我的悲怆而哀伤,边马也频频回首不肯前行。这是诗人虚构远游场景中表达现实压抑与精神挣扎的经典片段。

“仆夫怀余心悲兮”:车夫因理解诗人的悲怆而心生哀戚。其中“仆夫”指驾车者,象征追随者或理想中的同道者;“怀”含体察之意;“余心悲”直指诗人内心的苦闷,体现对其遭遇的共情,暗示政治理想破灭的孤独感。

“边马顾而不行”:马匹因眷恋故土而徘徊不前。“边马”指拉车的马,“顾”为回望之态,通过马匹的迟疑反衬诗人对现实的眷恋与超脱的矛盾。

文中以“仆夫”“边马”的拟人化反应,外化诗人对世俗的复杂情感,仆夫的悲戚象征知音难觅,马匹的徘徊则暗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此句与文章开篇“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形成呼应,展现诗人既渴望超脱(“远游”)又难舍现实(“马不行”)的深层矛盾。

“思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意为想念故乡的父老兄弟,不禁长叹一声擦拭泪眼。此句是诗人表达对故人旧事的追忆与忧思之情的名句。

“思旧故以想象兮”:通过想象追忆往昔的故人与旧事。“旧故”指故交、旧友或过往经历;“想象”即闭目凝思,在脑海中重现往昔场景。

“长太息而掩涕”:长声叹息并掩面拭泪。“太息”指深长的叹息;“掩涕”即用手遮面哭泣,表现诗人因怀念而生的悲怆之情。

此句通过“想象”与“掩涕”的对比,凸显诗人对楚国政治现实的失望与对故人的深切怀念。结合全篇,诗人借“远游”之题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时暗含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我们将文章的第八段学习完毕。此段是诗人远游的第二站,游览天上的东方和西方。诗人以瑰丽的神游意象,表达对现实政治...
    碧彧阅读 402评论 5 42
  • 《远游》是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骚体游仙诗。这是一篇神游天地的作品,全文以奇幻想象展现诗人对自由永生的追求,通...
    碧彧阅读 594评论 4 53
  • 昨天我们开始了文章第九段的学习,该段是全诗的结束,分为二层,我们首先学习了此段第一层的第一句:“左雨师使径侍兮,右...
    碧彧阅读 349评论 2 40
  • 昨天我们将文章第五至六段末尾关于仙人王子乔对修道之法的阐述学习完毕,该段文字融合了道家“体到自然”与楚辞的浪漫想象...
    碧彧阅读 456评论 8 45
  • 远游 先秦:屈原 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 ...
    To者也阅读 23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