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在40多年前,作者离开监狱的时候,写了一本书,书名叫《重生》。令作者想不到的是,《重生》售出了数百万册,在40个国家出版发行。《人生观的故事》是对《重生》的回望,是作者透过一面后视镜询问:经过一段如此动荡不安的人生,我究竟学到了什么?
本书极具说服力,作者查尔斯•宼尔森曾是尼克松总统的顾问和特别助理,后来因“水门事件”入狱,在狱中服刑7个月。
在狱中的他,反思人生际遇,寻获信仰。出狱后创办了“国际监狱团契”,帮助各国改善监狱处境,并向监狱犯人提供心灵更新之道。
作者是讲故事的高手。
在本书中用来演绎这些至关重要思想的是一系列的故事,其中一些是作者本人生命中的故事,一些是我们所熟知的人物的故事,还有一些是电影里的故事,以及一些对历史产生过影响的人们的故事。
在《安静的告别》这一故事里,作者提到了他的前同事约翰•亚列舒曼。约翰在“水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做了一系列不可理喻的拙劣决定和违法行动,他因而被定罪,服刑18个月(他被判入狱的刑期是4至8年)。
作者由衷地钦佩在白宫工作的同事;其中之一就是尼克松在国内政策方面的得力助手约翰。在一个竞争白热化的环境,竞争者们都需要了解彼此的实力,而约翰的能力强大到一个地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约翰身上又一种强有力的个人魅力,看上去卓尔不群,思维深邃,目光深沉而敏锐。他的语气总是带着权威,他是那样的果敢、决断,是一位才华洋溢的律师;在危急时刻,他总是能保持镇定和清晰审慎的思维。
约翰、鲍勃•哈德曼和亨利•基辛格,组成了当时白宫内部权力最大的三人领导小组。
很多人在“水门事件”后充斥着苦毒和怨恨的情绪,包括约翰,依然停留在过去境况中,无法自拔,而作者本人则远离所有的是是非非,从痛悔中苏醒,成了一名基督徒。
从前,每当约翰夫妇被介绍给众人时,总是能激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约翰在“水门事件”被起诉期间,他的生活开始变得分崩离析,使自己卷入了一桩婚外情,这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终导致了婚姻破裂。事件过后,约翰再婚搬到了新墨西哥州定居下来,变成了一位举止荒诞可爱的作家。虽然有了一个新的生活,但他心中的那些伤口还是未能愈合。
90年代中期,他的第二次婚姻已宣告破裂,他很快又再婚,他相信在自己的第三任妻子身上找到了真爱。
1998年,约翰病得很重,第三任妻子已经离开他,他没有什么朋友,家人孩子又不在身边。
作者不无唏嘘的感概:
“一走进病房,我就看到那位曾经强权在握、卓尔不群的约翰瘫坐在一张轮椅上,穿着一件开襟羊毛衫,腿上盖着一条毛毯。尽管刚刚70出头,但他的健康状况已经极度恶化。他的体重已经减了50磅甚至更多,脸上的皮肤耷拉成了皱褶,胡须也乱蓬蓬的。
看到他那个样子,我心中禁不住涌起一阵酸楚。尼克松出卖了他,导致他失去了权力,名誉扫地,甚至还身陷囹圄。曾经爱过他的女人不愿意再陪在他身边,甚至他的孩子们也不能来陪陪他。这个曾经一呼百应,令美国总统求贤若渴的男人,现在落得个重病缠身、孤家寡人的境地。他的世界已经从总统楼上那间宽大的办公室被压缩成为这间孤零零的病房。
……他用那种我再熟悉不过的沉思冥想的眼神看着我,然后他的眼脸垂了下来,我看到他眼睛里有些闪亮的东西。突然,他对我说:’医生说只要剂量很小的一针吗啡 ,我就可以解脱了。不会有任何痛苦,就像是睡在了一样。反正也没人关心我,我为什么还要活着?告诉我,我为什么还要活着?……”(pg89——90)
约翰在1999年的那个情人节去世。没有人为这个曾经权倾一时的人举行葬礼,也没有人去哀悼。他的遗体随后被火化,骨灰被移交给了他的儿子彼得。
作者引用法国著名哲人、数学家帕斯卡尔的名言:“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正在追寻的人和已经放弃追寻的人。”
作者说,我们要么是正在寻求生命究竟为何的朝圣者,要么就是已经转向,走上困惑和绝望岔道的迷路人。约翰虽然活着,但是已经放弃了求索。他一直过着一种满足成功的生活,想将虚谎的事实变为真实,为自己争辩,为自己伸冤,到头来他只是使自己陷于无休无止的自我痴迷以及悲剧的自我毁灭的漩涡之中。
约翰不仅不能原谅自己,也不能原谅别人,这意味着他不得不把其他人的罪也一起带进自己的坟墓。
今天有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被说服相信这样的寻求只是徒劳无益。从学龄前开始,我们就被教导说,这事或那事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多元文化背景下选择他或她所认为的真理。如果一个选择令人不快,就再选择另一个、再下一个……
从约翰的故事里,那句古老的训词言犹在耳:我们必须丧掉我们的生命,才能拯救我们的生命;中国古语形容:“置之死地而后生” 。
如果这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因为不存在道德伦理的标准,我们也不受它的约束和捆绑。
是的,如果我们不以上帝的眼光来看待生命,抑或我们不承认有一个超验的自然律存在,生命不可能有任何内在意义。作者在《生命有价?》提到了希特勒时代提倡的“优生政策”,就是将残疾人和慢性病人从德国人中彻底清除和消灭。安乐死在德国被合法化,一个专门负责杀害小孩的机构浮出了水面,机构的正式名称叫“针对因遗传和体质造成的严重疾病的科学方法委员会”,老年人也遭到同样方式的肃清。
顺便推荐电影《八月迷雾》,背后不为人知的恶,让人毛骨悚然。
科技杀人,由来已久;杀人理由,堂而皇之。
作者提到他患了自闭症的外孙,同时也提到患上严重肺病多年卧床的老朋友。
在世人看来,这种“无效治疗”,“浪费资源”,“不值得活下去”的生命,由此产生的高额费用怎么办?普通家庭不可能承担的费用,而医疗保险系统在几十年内就会彻底破产(注:作者引述美国的情况),如何维续和保证健康的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经也跌入这个不安的问题里:为什么整个社会要花那么多的精力在自闭症的孩子身上?为什么学校每年要花上65000美金来照顾像他外孙这样的孩子身上?他永远都无法从学校毕业,永远也不可能上大学,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并且,他很有可能永远依赖他的家庭和国家的救济。
在美国被誉为“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伦理学家——辛格,典型的功利主义者的思想最合乎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他主张杀死那些生下来有缺陷的婴儿,他毫不避讳直言:“对于那些有严重残疾的婴儿而言,既然那将是一些极其悲惨、没有价值的生命 ,我们理应允许给那样的婴儿注射毒剂。”“为什么要把杀戮限制在子宫里面?和对待堕胎一样,我们同样也不应禁止杀婴。”(pg:196)
作者说,辛格的功利主义论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
实际上,席卷全球的胚胎干细胞研究是争论的核心。
“胚胎终究也是一个生命体,如果我们能够合法毁掉一个“不值得活下去”的生命,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将那些胚胎用来治疗那些最令美国人害怕的疾病?如果利用胚胎进行研究是合理的事,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利用那些反正都会被杀死的婴儿的身体器官?为什么要把它们浪费掉?难道我们这样做不是在“为最大数量的人们谋求最大福祉”吗?难道我们不是在“通过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而使人类幸福最大化”吗?……
这样下去,界限在哪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类似马克斯(作者外孙)的学校那种地方会彻底消失,但谁会是下一个?是犯了死罪的犯人吗?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上诉程序,为什么要让那些死刑犯待在死囚室里花纳税人的钱?……”。(pg:201)
作者打趣道;有一天他也会和约翰一样,被告知在某一天患上了肾衰竭,需要做透析,一位和善、满有爱心的医生会和他建议:我们只需要稍微多增加一些吗啡的剂量,就会非常安详地睡过去。
然而,医生做出的判决却与上帝的心意大相径庭。
如果我们相信“生命只是碰巧产生”“生命纯属巧合”,那辛格是对的,他的伦理学不过是达尔文主义在逻辑意义上的延伸而已。如果我们真是按上帝的形象所造的受造物,那么,我们的生命就有一个终极价值,那样的价值是不能用成本效益分析来计算和衡量的。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它是无价的吗?抑或是由掌权者的喜好来决定?
篇幅关系,笔者无从一一介绍,精选两篇,供读者参考。作者每一篇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尝,回味无穷,发人省思。这位时代的先知,曾经的精英,美国政府智囊团的要员,从死荫的幽谷中走过来,有着高于常人的理解力,他透视世事,一针见血,去伪存真,他向时代说话,向真理追寻者说话,也向我们说话。
“宼尔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犀利的思想家和文化分析家之一。”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生命总是显得无序和令人困惑,充满了各样的矛盾。无疑,我力推此书,它一定让你受益匪浅。
英文书名:The Good Life
中文书名:人生观的故事
作 者:(美)查尔斯•宼尔森 哈罗德•费科特
译 者:钟 昊
出 版 社:西藏人民
页 数:378
出版时间:2008年8月第一版
注:文中图片为今年家中春天盛开的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