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反复听秋叶老师的定位课,努力给自己找新的职场定位。目前的线下定位做正面管教双语早教中心。把正面管教作为切口,把目前所做的亲子成长、与原本的英语、心理学专业结合起来。从零开始出发。本周,主动链接了超级个体正面管教领域的导师虫虫,并链接了悄然文化的创始人悄悄,接下来和alvo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课,为自己接下来的定位迈出坚实的一步,默默地为自己的行动力点赞。
1、定位-即做选择的能力
根据秋叶老师的四种定位策略,我觉得自己接下来要做的是升级跑道和升级赛道。升级跑道,即在原有体制内工作的基础上,走向市场,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传播能量的职业讲师;升级赛道,即从心理教育领域,向亲子教育细分领域的过渡,从学习正面管教作为切入口。
01 所有的可能要用初心来衡量
自问:我的初心是什么?是成为一个积极心理教育者。从事心理教育这六年来,始终没有忘记这个初心。而自从有了自己的小孩子之后,更加明白心理学对于我的重要意义。
2017年真的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年初,开始寻找自己的职业突破口,3月份开始成立线下的成长小组,从个体发展到亲子教育;从线下的小组学习到线上的社群分享,从眼花缭乱的课程和知识海洋里,我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那条主干线,即结合心理学走一条亲子教育的道路。深入地学习亲子教育,即有利于我个人的专业发展,也能促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发展;既能帮助个人职业发展升级,也能贡献自己的社会价值。
我愿意做一个缓慢上升的平凡人,更想做一个努力上升的牛人。当然这中间的代价,正如秋叶老师所说的,是需要有一定心理准备的。时间不够怎么办?从工作中挤,从上下班路上挤,从节假日里挤,从娱乐节目中挤;精力、体能不够怎么办?锻炼身体,每天定时快走,定时冥想,把自己的体能升一个等级;陪伴孩子、家人的时间少了,家里有怨言怎么办?学会更好的沟通,赢得家人的支持,让每一次的陪伴更专注,更用心,提高陪伴的质量。
02 不是选择可能,而是选择放弃
这点对于我的感受,特别深刻。大叔说:一棵树,在长成大树之前要先砍去过多的枝丫,把养分集中在主干上,才能最终长成一棵又高又大的大树。听到这句话的那刻,我真的是瞬间被点醒的感觉。选择,不是选择更多,而是选择放弃做某些事。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被动地给生活做“加法”,而真正的牛人都是逆思维成长,主动地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想当牛人,第一步,思维上要砍去“贪多”的枝丫,先学会做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吧,找到自己的主要位置。
理想行业是“市场规模大,交易频率快,交易价格高”,而实际切入口,根本轮不到你啊,这句话真的太击中要害了,我们进入的潜能领域很有可能是“市场规模小,交易频率慢,交易价格低”赚点小钱,比光领死工资强啊。成功概率最大的策略:不是发掘个人的潜能,而是发掘有潜能的市场,杀进去。
03 找对那条完整的长跑道
“定位,就是找到那把穿云梯,选择了方向要一直往上爬。在爬之前要确定自己选择的路径是否足够长,在不同的阶段需要怎样的投入,怎样的资源,如何把他们串起来,形成一节节的梯子”
目前,选择的切口是正面管教领域算是符合上述关于定位的描述,它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正面管教知识和工具应用,市场相对较大,且与我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它是目前我将体制工作延长到市场,升级赛道的一个有效的切入口。
内容创业的四阶段:打磨技能,积累势能,独立培训(对团队有要求),合伙创业。目前停留在入门级别的第一、二个阶段,但用李笑来老师的话说:迅速入门,要尽快开始这一个阶段,并且要尽快度过这一个阶段,这是我目前最需要做的:打磨技能,积累势能。
二、卡位
01 让别人记住你的标签
打造属于自己的标签“要让顾客记住自己,就需要让自己的大脑里植入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标签。如果要进入正面管教领域,我的不可替代的主标签是什么?除此之外,还得有一个让人萌翻,戳中人心的,让人立马记起的副标签。这两个可真把我难到了。目前能想到的主标签是:英语最溜的正面管教导师,幼儿英语教育中最会正面管教的导师?不够,这个标签不够醒目,怎么办?继续找!副标签是什么呢?还在细分ING。标签最小,最能卡住第一。比如英语市场,幼儿英语,幼儿自由朗读法第一人。接下来,一方面是打磨技能,积累势能,另一方面要精心打造自己的标签,不断细分,越小越好。
02 避免自嗨式的卡位
三种常见的自嗨式卡位:1、把证书当标签,比如正面管教讲师,心理咨询师;2、把一个阶段性成果当作卡位:比如浙江地区正面管教导师首位,在行百单行家;3、把成功推出一门课当作卡位成功:亲子教练课。虽然大叔说以上三种都不是真正的卡位,只是自嗨式的卡位。但是我反而觉得自己应该慢慢把以上这些作为积累势能的必经阶段,统统做起来。只有先积累能量,才有机会去卡位。
03 积累实力,抱大腿
大叔给大家提了一个醒:自建平台有点难,我们要做抱大腿。即便花尽精力打磨产品,更需要找对平台,比如徐洁的声音课在早期放在喜马拉雅这样的大流量平台,卡住声音教练第一人的位;秋叶PPT课程当初在100多家平台中选择选择再选择,最后锁定网易云课堂,把它作为主平台卡位,然后多平台导流.如何升级自己的视野格局,放远自己的目光,积累实力,抱对大腿,是一个个的连环拳啊。下一步行动:把大叔关于打造课程和营销的系列书籍买回来一本本地精读。大叔对于营销方面的思维绝对是内容创业者们的导师级人物,值得膜拜。
三、上位
01 别人卡位早,不代表你没机会,不能被超越
分析是否留下了满足自己发展野心的市场空间;别人卡得早,可能只是给你探了个路,不一定完全卡到位,也许还有很大的空间。不能因为别人卡得早,你就放弃走自己想走的路,没有人能够完全卡满市场,最重要的是市场细分,只要能细分下去,就有足够的空间。目前中国的正面管教领域跟30年前的美国一样,有足够大的市场,缺的是进入市场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大叔在课程里以他自己的领域分析了他人可能会卡位的空白之处:业务类型,产品类型,服务模式,线下客户,流量平台,产品价位,高维势能这七个方面都可能存在空白,比如高纬势能的空白,比如李笑来也要进驻PPT课程领域,当有牛人进入市场,证明市场有潜力,但要提前构建自己牢固的护城河,长期保持自己的卡位,需要持续运营,这才是上位的真正用力点。
02 滚动卡位vs.一鸣惊人
“滚动卡位是靠谱的方式,积小胜为大胜;而一鸣惊人更是中国式意淫”大叔果然是一针见血,把我多年来对于“一鸣惊人”的深深误解一下子刮跑了。不要盲目坚持,要认识到有时候坚持是一种毒鸡汤,真正的上位最后是形成持续运营能力“系统”的闭环,从最小模型“产品+渠道+服务”体系构建出发,用一个企业的思维去打造个人IP。
03 一个人能不能上位,“渠道”是关键
有渠道,就有流量,有了流量,才有传播的可能性。大叔给大家讲了哈默与今日头条的故事。接下来可以尝试着研究下今日头条的玩法,积累自己的写作经验,要勇敢地走出去,走到市场中去,而不是闭门造车,一年10万的输出,很多时候都是自欺欺人,从完全没有读者的自嗨式写作慢慢过渡到有流量有反馈的写作,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这一课,大叔从5个方面(1、潜能;你得知道市场的需求是什么,打造有市场潜能的产品;2、品牌;即打造自己的标签(这点收获最大,怎么打造个人品牌即打造定位清晰的个人标签)3、路径;找教练,行家,明晰自己的发展方向;4、运营;打造自己的团队,持续运营自己的品牌;5、渠道:整合利用资源,懂得导流量,抱大腿,让自己的产品有路走出去)为大家分享了定位-卡位-上位地系统分析,让我逐渐明白了下阶段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这一课,干货满满,接下来对于标签的细分还需要进一步好好琢磨。真心感谢秋叶大叔的倾囊相授和少女敏团队的全力付出,期待接下来的一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