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琳在网上找了份客服兼职,一开始大家都很羡慕,可以锻炼口语又可以增加收入,毕竟在魔都这样的地方,生活成本实在太高。琳的脾气又非常好,我们几乎都没见她发过火,觉得这份兼职真的很适合她。
后来聚会再见到琳,从前的开心果笑容渐渐不见了,一直不停的在发消息回电话,我们很难跟她讲上话。也判断得出来她需要解决一些很棘手的问题。只好打趣她再这么下去要没朋友了哦。换从前琳早就笑骂回来了,可现在她都没空搭理我们。我开始有些担心琳,她平常到底是如何平衡工作和兼职的。
琳后面找了我几次,每次见她状态都不太好,她的抱怨越来越多。除了本身客服需要应对客人的各种问题外,她的兼职老板也是她一个头痛的根源。如果订单多,预定量跟不上,兼职老板会拼命责怪她,给她找事做,认为是她做的不够好,而不是市场的原因。客人预定后不管何种情况哪怕不是客人方的原因都一定不退款。如此一来差评也多了,她老板又让她打电话消除差评。恶性循环,她的心情也越来越抑郁。更要命的是,琳因为这个兼职,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办法好好投入,只能一直打打杂。
由于琳每次见面三句话离不开对这个兼职老板的抱怨,大家从一开始的同情也渐渐变得不耐烦,问她既然如此痛苦,为何不直接不干了。琳又会找一堆理由,从里面可以学习到怎么跟别人打交道,可以锻炼口语之类的。其实大家都懂,因为舍不得这份兼职的收入。目前琳自己的薪水就够在魔都租房子和日常开销,想要有积蓄就必须靠这个兼职。但琳只看到了表面的数字,却忘记了计算自己的沉默成本。
可能琳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渐渐的都不来聚会了,再次见到她已经是两年后了。琳整个人看起来都很憔悴,抱怨更是变本加厉。我不耐烦地打断了她,问她现在每个月兼职和主业的收入。她说了之后我再告诉她我的,以及我目前担任的职位。琳沉默了,沉默得可怕,因为我们是同行。
琳在毕业几年的关键时刻,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轻松的路(实则非常心累),一开始的收入比我们大家都高。然而她忘记了计算她的沉默成本。她忘记了计算消耗在上面的时间、精力、注意力。这份客服兼职,全年无休,她没有办法专心做任何事,甚至没有办法开心的旅游。不善良的老板又总是拿她挡客人,让本性善良的她受尽煎熬。
时间花在哪儿都是看得到的,琳被眼前的利益吸引,没有在专业能力上提升,也没有在个人能力上提升,一直在原地打转,落了个身心俱疲。而人在年轻的这几年选择确实很重要,撇开眼前的利益真的很难,毕竟我们有那么多想要买买买的时候,毕竟房租那么高。可是几年后你会发现,你没有在做增值的事情,你的既得利益还是那么多,而你身边的人,你的后来者们,都在拼命居上。你怎么拿这点蝇头小利去拼呢?
只听说,琳在跟我见面后,很快就辞了她的客服兼职。:) 果然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