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隐藏了之前在简书上写的故事。因为觉得自己的文笔实在幼稚,难登大雅之堂。
因为最近一直想提高自己的阅文与写作水平,下功夫去读了一些关于写作方面的书,也恶补了一些小说和流行影片。可没成想,到头来却坑了自己。
可能有时人就是这样,一旦自己和自己真的较真起来,反而会觉得无所适从。
我进入了严重的卡文状态。
很严重的那种。
已经卡到了死机,什么也写不出来的地步。
真的不是不想写,可是一拿起笔来大脑就会立刻变成一片空白。
我用了别人那里学来的方法,我出去郊游,去认识新朋友,我在网络上刷电影与电视剧。然而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于事无补,不仅没有缓解我目前焦虑的卡文状态,反而把我推向了更加无底的深渊。
我翻看了以前自己偶然写下的那些故事,那些完结的或者未完结的。它们没有一篇在叙述与情节上是的令我满意的,它们最多是某部电影中的一个草拟的桥段,像是由胡乱的场景与木偶般演员硬拼在一起的。
它们可能表达了我某一时段的情感诉求,但它们却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可以与人分享可说的故事。
我的老公开导我说,故事嘛,不要纠结太多的规则,你最终的目的是把它完整的讲述出来,博得大家一笑就可以了。
但我自己明白,这件事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
我发现我可能犯了最初级的写作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没有类型定位。
无论是电影上映或者杂志出版,又或是产品研发,都要有一个类型的定位。
这个定位直接决定了我们将会面对什么样的客户群,放到写作上来说就是将来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会由什么样的读者来阅读。
每位作家的家庭作业首先确定的就是他的类型,然后研究其指导性的实践操作,因为我们都是类型作家。
在创意写作系列丛书里,关于类型也可以解读为作者的“声音”。
每个作者的声音都各有不同,一如他们的性格与价值观,一如他们的长相和经历。
所以,在下笔之前,一定要想好的是,我即将要写的这个故事,它我擅长这个类型吗?它是我的“声音”吗?
类型的种类有很多,也很细致。它们在一篇故事中可以相互组合,也可以相互搭配。
那么,我要写的故事到底是什么类型?是历史类?恐怖类?犯罪类?爱情?社会类?西部类?喜剧又或者是幻想类?
这里的选择,千万不要草率。
因为我们最终选择的是故事的写作方向。这个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读者想要知道的常规预期。
什么是预期?预期是我们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或者故事的预见。
放在故事上,可以简单理解为,如果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选择了写爱情,那么读者一定会期待浪漫的邂逅与刻骨铭心的爱;如果我们选择了恐怖,那么读者一定会期待超自然与离奇事件;如果我们选择了幻想,那么读者一定期待看到的是曲解时间与空间的情节,像是穿越或者时光倒流等等。
如果故事的讲述内容与读者的预期相差甚远,那么读者就会对这故事失去信心,并产生失望情绪,从而舍弃继续阅读这个故事。
类型的选择明确地决定并限定了一个故事中什么是可能的。因为它的设计必须将观众的知识与预期考虑在内。
每个类型都有一独一无二的常规,且在某个类型中,它们并不复杂,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如:犯罪类型必定有一项犯罪,且必须发生在故事讲述的早期。
《嫌疑人x的献身》就是在故事的一开始交代了这项犯罪,由靖子和美里杀死了富樫。
如:喜剧类型是无人受到伤害。
这里令我想起了成龙的大部分影片,无论人物怎么跑、跳,甚至从高空落下都会安然无恙。如果,有谁强行在喜剧里安排血腥的、恐怖的画面,故事会立刻刺痛人们心中的痛点,从而降低喜感。
当然有一种类型可以打破常规,没有所谓的套路与规则,这一类型被归于为艺术类。
艺术崇尚知性,即没有一定之规。
艺术创作就像一扇门,它能备受人们的钦佩与仰视,但同时由于它相对小众,因而自然会在无形中就抛弃了一大部份拥戴的读者与客户。
突然想到网文文学与传统文学为什么总会那么两者相轻,大概也就是因为难免徘徊在这得与失之间。
为了预知观众的预期,你必须精通你的类型及常规。
我们读书、听音乐也好,看电影、吃美食也罢。
其实都是早已经被定位的。
我们去看《法医秦明》的时候,一定是想了解与法医相关的的信息,绝对不会单纯的只想看到如《何以笙箫默》的情节。
我们去吃法餐的时候,也一定更向往红酒与精致,不会想在其中吃出日料的味道。
同理,在写故事的时候,如果在一开始就已经确定是写某种类型,就不要在其中穿插其他奇怪的不符合常规的情节。
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博览群书,精通类型创作与写作。
当我们精通这些类型以后,就会成长为一个“武林高手”,融会贯通后加以创新,从而创造出混合类型的作品。
这种作品会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最终成长为我们写作过程中最有生命力与特色的作品。
所以,必须问自己:我的主题是什么?我最喜欢的类型是什么?然后执笔去写心中所爱。
尽量不要被市场左右,不要受他人影响,写自己擅长的文,做自己擅长的事,总归要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