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日更中,我提到了一天计划中,正在开始和即将开始的事情有很多,而自己又是个拖延症晚期,所以很难将时间管理做的完善。
基于想要正确管理自己时间的原因,我开始在往上搜索关于计时器的物件,因此找到了我“梦寐”的番茄钟。
25分钟工作倒计时,加5分钟休息倒计时,劳逸结合,没完成一轮工作倒计时就增加一个番茄,时间管理和成就感双重收获,似乎是拖延症患者的救星。
然而,我还是太异想天开了。
即使我买了番茄钟,还附带买了番茄工作法的书,但现实是,书没看,番茄钟在收到几天后,今天才尝试性地运作过一次,还是用于看书而不是做系统的工作。
不得不说,就目前而言这次的试验是失败的,自己没能够在借助外力的情况下,改善自己时间管理概念差的毛病。
但借由此,我发现了一个比之时间管理差、拖延症更严重的误区,那就是太过于依赖和借助外力。
这样的依赖感不仅仅体现在时间管理上,还有学习和生活。
学习上,我从高中开始就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不停地买书。
也许有人会奇怪,买书怎么就成了坏毛病呢?
是的,买书的行为并不坏,但买书的人的出发点,就是导致这个行为变坏的原因。
我喜欢买英语书,不仅买书,还买那种带光碟的,有老师在画面中授课的,甚至还买过纯网课性质的。
然而,这并不能帮助我,或者被动引导我去学习,反倒让我在这种依赖感下,产生只要去看,哪怕课上开小差,也是可以被补救的。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我既没有好好听平日里的课,又没有好好看课外辅导书里的内容,成绩直线下滑。
生活中的情况也是,我想让自己减肥,于是买了很多健身用品,也买了减肥代餐粉,低卡路里的零食。
但健身用品吃灰严重,减肥代餐吃了之后,还继续吃主食,低卡零食因为难吃所以没吃。
由此,导致我的体重不降反升,花钱不说,还没有任何作用。
基于上面两个方面,我认为现在自己的一个很致命的弊端,就是太过于依赖外界的帮助和支持,忽略了本身应该去做的,应该去践行的动力。
所以,拖延症的人往往缺少的不是让他打起精神的人,而是本身自己心里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