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女人,她们大学毕业,工作稳定,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风平浪静,看上去一切都好。
“别人都觉得我应该感到很幸福。收入不错,老公顾家,孩子也很可爱。可是,我为什么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呢?有时候早上醒来,会觉得无端地失落和迷茫。日复一日地工作和生活,我的人生好像一眼就能看到头。有时候,我会感觉自己好像没有真正地活过。一想到这一点,我就有很深的悲伤。”小A说到这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陷入了沉默。
就像我们大部分人一样,小A是听着父母“你得干一行爱一行”这样的教诲长大的。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你没有选择权。你是被动的。你只能接受安排。你“应该”爱你所做的。
我们很多人都被这句话催眠了,相信了它。于是,我们就过上了一种死气沉沉的生活。然后,我们还自欺欺人地说:大家不都是这样过的吗?
事实是,人类是有感受的,每个人又是独特的,很难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除非背后有一个非常大的生存压力。这时候,爱不爱其实已经不重要了,生存摆在了第一位。
“干一行爱一行”是我们父母辈那个特殊时期的产物。在那个时候,生存压倒一切。但是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生存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你不愁吃不愁穿,可是你不快乐!然后,你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还怀疑自己是不是太“作”。日子明明还过得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却越来越抑郁,越来越焦虑了。
因为,环境变了,我们对自己的期待也变了。
过去,人们对自己的期待就是活着。只要能活着,人们就觉得期待满足了,就快乐了。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我们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我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我们开始追寻活着的意义和价值。这时,“干一行爱一行”这样的信念和期待就不太适合我们了。
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爱你所做的”只适合于两种人:一种是运气好的人--你遇到的工作正好是你喜爱的,也适合于你;一种是否定自己感受,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的人,ta只做自己“应该”做的,完全不去考虑“爱”或者“不爱”的问题。
所以,对于类似于小A这样的朋友,现在需要改变一下那个旧有的信念,从“爱你所做的”变成“做你所爱的”。
你不是在“作”,你只是一个有想法有感受的正常人。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这是解决了生存问题的正常人都会产生的、内心最深处的需要之一。
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去辞职。而是花点时间弄清楚:什么是你“真正”喜爱的?
因为,你已经习惯了按照“应该”的方式去活,所以,你在这种状态下以为自己“真正”喜爱的,很有可能是你觉得自己“应该”喜爱的。
冒然辞职的结果,是你很有可能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干什么都只有两三个月的热情。然后,你开始面临生存的危机,你就会后悔放弃了当初那份稳定的工作。
如果一份稳定的收入对于你来说,目前仍然是重要的,但你还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我的建议是:
1.花时间去学习心理学,清理一些阻碍和束缚自己的限制性信念,让自己的心灵更自由,身体更通透,感受更敏锐,内在更独立和有力量。这将会对你将来勇敢踏出那一步,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并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做好精神层面的准备。这可能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2.花时间去尝试,并分辨出哪些是你“真正”喜欢的,哪些是你“应该”喜欢的。你可以从你觉得“应该”喜欢的开始,列出一个清单。然后,通过兼职或参加相关培训班等方式,去近距离接触和体验一下那份工作。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你的身体才会告诉你,你是不是真的喜欢,真的享受。信任你的身体,它永远对你忠诚,而且从不撒谎。(如果你的身体处于麻木状态,你得不到它的指引和回应,那么你需要回去从1开始)。这可能需要一到两年或更长的时间。不要问我更长是多长,时间到了你的身体自然会告诉你。
3. 做你所爱的,开始享受你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