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种肌肤之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王安忆
太阳从浓雾中醒来,上海老式的弄堂也在渐渐苏醒。
“卖油条咯!豆浆!”人们在小贩的呦呵中醒来,自行车的铃铛声从巷头穿到巷尾,凹凸的车轮碾过昨夜的梦。在许多上海人儿时的记忆里,每个醒来的早晨都是这般喧闹而亲切的声音。
上海,人们对这个城市的看法千人千面,众说纷纭。它是忙碌的,车水马龙的街道,朝九晚五的人群;它是妩媚的,灯火旖旎的夜景,夜夜笙歌的闲情。但是,它有是细腻的,柔软的,它有着弄堂安逸的姿态,有着弄堂居民随和的性格。千百条蜿蜒的弄堂里巷穿梭在上海这座千变万化的大都市之中,形成了上海千变万化的姿态。
在这些古老的弄堂里,人们不必担心自己的外在形象,妇女们隔着布满厚重油污的窗子嗑家常,男人们赤裸着胳膊在街道旁打钥匙、补鞋。弄堂,是上海最初的模样。
回忆轻叩着厚重的石墙,脱落一层层记忆的灰。弄堂到今天有新式的公寓别墅,也有破败的屋棚石房,有衣着光鲜的有钱人,也有衣裳朴实的贫苦大众。这里充满了寻常人家的家常里短、闲言碎语,也充满着汽车的轰鸣和拥挤的人潮。在弄堂里,人们搬一把躺椅,躺在庭院里晒太阳,妇女们在墙上晾晒了一大片的萝卜干。这里似乎与上海的繁华是相背离的,但是却是紧密相连的。弄堂,见证了上海的沧桑巨变,撑起了上海这座大城市的脊梁。
时代巨变。今天,在高楼大厦的影子背后,在残留的老式弄堂里,我们似乎还能看到那些旧时的光景,听到那儿时的清晨弄堂独有的声音。
(文:来自一个拖延症晚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