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观察第一阶段课程总结分享

植物观察课收获

1.了解了四体,对事物的观察有了一个新的角度。

2.通过观察实践体会到了什么是客观观察,什么是客观感受,觉察到之前的自己对人对事对自己都太多的评判。对如何陪伴孩子、看见孩子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看了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理论,知道要接纳孩子、看见孩子,但事实上,很多时候所谓的接纳要么成为控制孩子的工具,要么成了表现自己的“接纳”,让自己有一个好妈妈形象的工具。而看见孩子很多时候根本做不到。通过课程,我逐渐体会到所谓的看见,首先要去看,去观察。而看和观察是需要训练的。依稀记得第一次打卡作业时面对一棵植物觉得完全没什么可观察的那种无措。

3.在植物观察中对植物有了很多惊喜的发现,对植物更感兴趣了,与大自然的连接更加深了,对当下更有觉察了。

4.通过植物观察的过程,我体会到一个事物要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生长的。

我们从小的学习过程基本上是走脑,貌似接受了很多知识,但由于缺少一个体悟的过程,实际上并没有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我也理解了老师介绍的独特的氛围画法,为什么强调最好先画出氛围。这就像一粒种子的发芽,最开始是在一片混沌之中,在时间之流中,才慢慢清晰地长出根系、发出嫩芽、初具形状。

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说“慢就是快”。正是在慢慢的过程中,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收获,而快餐式的接受貌似接收到很多而真正内化的少浮于表面没有意义。

5.我一开始觉得两位老师的课程设计内容偏少,整个课程走下来,我才感受到课程设计最难得的地方就在于“少”。正是这种少,让我们跳出了浅层接受的层面,踏踏实实地进去到通过实践和体悟将知识内化、深化的过程。在当下课程泛滥、人们争相以给的多为卖点的背景下,敢于“少”,坚持“少”,是一种难得的自信、智慧和坚持。可以说,课程带给我们的不是知识,而是智慧。少就是多。

6.在课程中,我还观察到自己的一个模式:对事物有一点皮毛的了解以后,就以为自己掌握的全部和规律。植物观察中,很多次我以为已经没有什么可观察的时,总是会有新的发现,这让我体会到我对大自然其实是缺乏足够的谦卑和敬畏的。

7.植物观察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观察的过程。只要带着觉知,随时随地可以有收获。

8.课程中老师们的答疑和点评,很少绝对地给出“对或错、可以或不可以”等非黑即白的答案,总是让我们保持着一颗不断探索的心,探索植物,也探索自己。我也慢慢体会到,为什么说要尽量避免给孩子确定的答案。因为只有给孩子的世界留出足够空间和自由,新的体悟和发现才能从那里持续不断生长出来,孩子才会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

9.我对课程设置的整合环节也很赞赏。虽然我一开始并不想进行所谓的整合,但是在每一次回顾和整合的过程中,包括这一次的分享,总是不断有新的收获。或者是某一个点更清晰了,或者是有了某一点新的启发。我也因此理解了为什么诸多不同的灵性修行道路都强调要进行每日复盘和反思,殊途同归吧。

本来想提出一些问题和困难,目前没有什么问题。即便有,我也不会急于向老师提出,而是愿意跟疑问和困难待一会儿。感谢老师们的精心设计,期待第二阶段课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接口描述 搜索本站相关信息 请求参数说明 json数据格式,具体内容如下 返回参数说明 请求方式只接受【POST】...
    果酱一一阅读 4,028评论 0 1
  • 最近看到朋友圈里几个朋友参加什么很高大尚的活动,还有和明星合影的,我淡淡的问室友,朋友圈里大家都过的很好啊,室友...
    我是马依云阅读 1,076评论 0 0
  • 最近常常梦到过去,梦里那件蓝白色的校服那样好看,像五月的天空,清明澄澈。 周围都是旧时的同学,样子一点儿没变,一个...
    南夜凉梦阅读 1,400评论 0 0
  • 節西阅读 1,463评论 0 4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