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寒食慰先贤,玉兰早樱晚三天,今日清明
今天是2024年4月4日,阴历二月二十六,甲辰龙年,清明节气。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传统的清明节起源大概是在周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作为节日,到唐朝才开始。
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描述它的制作过程:“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艾草、雀麦草、浆麦草、鼠曲草……都可成为制作青团的原料。
草汁与糯米粉和在一起,揉捏成一个个小团子,中间包上豆沙、芝麻等馅料,底下垫一段芦叶,放入蒸笼蒸熟,再用毛刷在团子表面刷上一层熟菜油。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中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为了适应春天阳气生发的规律,人们应当晚睡一点、早起一些,舒缓形体,以使神志随着春气而舒畅怡然,这是养生的自然法则,违背了就会伤肝。
春季肝气旺盛,食酸易致肝气更旺,影响消化功能。脾胃虚弱者少吃性寒食物,以防阳气生发受阻。
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情感和历史意义的节日,在清明节这一天,我们追思先人,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我们踏青访友,感受春天的美好,伴着春的脚步去迎接机遇和挑战。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清明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宫词》
五代·花蕊夫人
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宋·秦观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
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
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珮,缕金裳。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
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宋·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清明2024》
梓 健
寒衣寒食慰先贤,
玉兰早樱晚三天,
谁是谁非随风去,
何止花红绿更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