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接触到很多的三国小说、影视戏剧、游戏,都会看到黄忠留着漂亮的大胡子、三国第一射手的人设。然而,罗贯中在同人小说《三国演义》创作的过程中,抄袭了太史慈的历史形象。
【吉米:看图你会认为是黄忠,看正史你会认为是太史慈】
《三国志》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寸(178cm),蓄着漂亮的胡须,手臂长而有力,善于射箭。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三国志·吴四·太史慈传》
不过就算被掩盖了两个特点,太史慈的优秀品质也是相当了亮眼。
小机灵鬼太史慈
太史慈21岁的时候在郡政府做公务员,当时郡政府和州政府有矛盾,准备互相告状。当时谁先告状谁又优势,但州政府的文书快到洛阳了,太史慈连夜赶往洛阳,正好碰到州吏求通行。
太史慈藏好刀,骗对方出示报文,然后抢来戳坏。再欺骗州吏让他一起逃跑,出城之后,太史慈夜遁回洛阳前去交付郡报文,这样一来郡报文就先受到朝廷受理,州报文就不被受理。
因为这件事太史慈出名了,州政府恨死了他。太史慈怕被报复,就躲避到辽东去了。
有勇有谋太史慈
北海相孔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问候太史慈的母亲,并送去馈赠的物品。
后来孔融驻守都昌,被黄巾贼管亥大军包围。太史慈刚从辽东回来,他母亲劝太史慈报答孔融,太史慈休息了三天,便一人步行到都昌。
此时包围不严,太史慈半夜入城、求见孔融,请求孔融派兵随他出城砍杀。孔融不听,想等待外面的援兵来解救,哪知没有人来救援,而黄巾军的包围越来越严密。
孔融想向平原相刘备告急,别人都不敢去,只有太史慈主动请缨。
第二天天亮,太史慈在马鞍两侧携带箭囊、携弓上马,令两名骑兵跟随在后,各拿一个箭靶子上,打开城门径直出去。
在外面包围黄巾贼步兵、骑兵错杂冲出。太史慈策马来到城下壕沟内,插好靶子,然后跃身等上壕沟,给黄巾贼表演射靶,射完后,径直返回城中。
第三天天亮又是这样,黄巾贼有的站起来围观,有的还在赖床,太史慈再插好靶,射完后又进城去。
第四天天亮,黄巾军的人都懒得起床看他射箭表演了。太史慈看到如此,驱马疾驰,突围而出,等到黄巾军反应过来时,他已扬长而去。追击他的人都被射死了,每一个都应弦倒地,这时没有人敢去追他。
忠义无双太史慈
太史慈和孔融非亲非故,因为家母受孔融恩惠,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找到刘备,劝说刘备搬来救兵,最终成功救援孔融,世人称之为“分灾共患之义”
后来太史慈南下渡江去找同郡的刘繇,刘繇只因为怕丢脸不用太史慈为将军,而太史慈毫无怨言、义无反顾的为刘繇出力,即便刘繇战败溃逃,太史慈还是独自组织军队抵抗。
太史慈投降孙策之后, 刘繇在豫章郡病逝,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去招安刘繇余部。当时大家都说:"太史慈必然北逃了,不会回来了。"
然而孙策说:“他虽然勇武有胆气、但不是那种凭借自己有能力而胡作非为的人。他内心有着坚定的意志,思想高尚、尊崇道义,信守诺言,一旦认定了知己,宁可死了也不会背叛”
策曰:“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诸君勿复忧也。”——《三国志·吴四·太史慈传 引 江表传》
后来太史慈果然如期归来,并带回来了详实的情报。
武定乾坤太史慈
太史慈曾经和孙策单挑,被孙策刺杀了战马,抢走了挂在背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也没有示弱,抢走了孙策的战盔。
后来太史慈跟随孙策之后,一起去讨伐麻保贼,对方坚守营寨,派人在营门哨塔上骂阵。当时对方骂脏话的人一手称着门楼柱子,一边行骂。
太史慈也不和对方BB,直接引弓搭箭,将行骂者的手用箭射得钉在楼柱上,围外上万人没有不称赞太史慈的。
贼於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三国志·吴四·太史慈传》
建安四年(199年)刘表刚收复叛乱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派侄子刘磐、中郎将黄忠镇守长沙郡的攸县,令其发兵入侵豫章郡边境。
刘磐以骁勇著称,多次入侵豫章郡的艾县、西安县。于是孙策在豫章规划了海昬(hun)、建昌左右六县,升太史慈为建昌都尉,潘璋为西安(县)长,命太史慈督统诸将防御刘磐。刘磐军因此绝迹,再也无能力侵略豫章诸县。
策於是分海昬、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昬,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三国志 太史慈传》
建安五年(200年),继位的孙权,以太史慈能制退刘磐为由,将镇守南方的事务交给他。知道太史慈建安十一年(206年)病逝于任上时,豫章郡都没有受到别人侵袭。
年仅41岁的太史慈英年早逝前,留下了一句传世金典——
大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三国志·吴书未收录部分 》
总督简评
现在可以把黄忠、孙策、太史慈三人拿来对比了。
首先,孙策和太史慈明着记录有至少三场,孙策两胜一平,第一次胜是刘繇的锅,直接输掉丹阳郡,第二次单挑平,第三次孙策在泾县击败了太史慈。
至于黄忠,只能推测他在和刘磐入侵豫章的时候,数次被太史慈击败,在战绩上和相互对战上,孙策>太史慈>黄忠。
至于个人勇武方面,近战方面孙策比太史慈略胜少许,然而如果远远对射,经常猎老虎的孙策肯定射不过太史慈。为什么说太史慈射箭是三国第一,我们可以看下同时三国射箭高超的人本传的记录对比——
庞德箭不虚发;太史慈箭不虚发
董卓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太史慈鞭马突围,射杀数人,应弦而倒
吕布辕门射戟;太史慈贯矢著棼
唯一欠缺的就是像甘宁这样射杀名人。
太史慈射箭,要精度有精度,要实战有实战。黄忠什么时候射过?射伤过谁?射中过什么?什么记录都没有,哪来的射箭。所以综合来说,孙策>太史慈>黄忠。
当然如果非要说黄忠会射箭,非要说《三国演义》写的是真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假设。
太史慈建安十一年假装病逝,之后化名为黄忠,投靠到刘表手下,后来加入刘备阵营建功立业。
正好解释了黄忠早期为什么没有名声。
文章序列 —— [0041][16+B][001]千面堂·三国·吴·太史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