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发掘营-FH0030-梁海波】
0. 我的故事
这是一篇自我反思的文章。既然是自我反思,还得从自我剖析开始。
钻研编程技艺十余载,已打天听,若独孤求败,傲视群雄……
以上纯属虚构,自我YY。
实际上,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了将近十年的软件开发工程师,俗称“程序猿”,十年老猴。
除了多一些编程技术,一点逻辑思考,一些管理能力,暂无他能。
如果说情侣有七年之痒,那么我可能跟工作已经痒了两三年了,目前处于正在寻找下一个发展机遇的路上。
纵观历史,每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都会有断崖式的“黑天鹅”事件发生,这也符合复利曲线的发展规律,达到一定程度的飞跃。
当我目前这份工作工作了近7年,似乎也到了这个悬崖边缘。要嘛俯身一跃,粉身碎骨浑不怕,但留清白在人间;要嘛振翅高飞,我要飞得更高;要嘛回眸一笑,从此望尽天涯路……
我选择了折腾,不断的去尝试,希望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不归路”。
直到后来,圈中发现“潜能发掘营”,抱着“没点技能,还得有点潜能”的希望,我果断出手,希望在营中四海八荒的众仙众神众魔的“鬼扯”下,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桃林。
果然,在第一上神“墨渊”的秋叶大叔的定位大法下,我吸收了千载功力,走上了漫漫的三生三世的轮回反思。
1. 什么是【定位】
回归正题,第一场大课上,大叔讲了一个概念“定位”。
什么是定位? 定位理论,在特劳特的《定位》一书中是这么提的
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
这里有几个词:
- 未来潜在客户
- 定位不是一场无缘无故的自嗨,需要有对象发力。
- 定位是面向未来为着力点
- 产品:
- 定位需要有输出的交付
- 定位需要有成型的价值提供
- 功夫:
- 定位不是“让你吃吃人家的小拳拳”可以得到的
- 定位需要有相对应的付出,不论是努力、还是努力……
秋叶大叔是这么说的:
定位,其实就是做选择的能力,找到钱多的那个气球,然后射中它
- 选择
- 大叔提出,选择,需要有“排除”和“串联”的思考模式
- 有选择的能力,才有定位的可能,反之亦然
- 钱多
- (在内容行业)定位,最直观的结果反馈就是,钱多
- 射中
- 找到钱多的市场,射中它,去追寻
同时,针对选择模式,大叔给出了一个
四象限的模式识别模型:
对比这个模型工具,很容易定位出自己所处的位置,并基于此进行选择。
2. 静坐常思己过
2.1 动机理论
大叔在课上说,他的分答有几种问题,
A:我是一名大学生,我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甚至能做什么?
B:我非常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辞职过,没成,在努力地学习,想转行,看不到希望。
C:我有一份很无聊,稳定但没有成长的工作,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有机会跳槽到好工作,但没有时间做个人IP,我该怎么办?
D:我31岁,山东普通大学,美股超短线交易有7、8年经验,有车有房,股票比特币基金房产总共1500万,想干翻事业……..
自我对标一下,我发现两种都跟我相类似,定位模型,我目前应该是处于升级赛道的路上。
大叔提出了做定位要常常反思自己的初心,问一问自己的潜能是什么,动机是什么?
我不清楚自己的初心,或者说我目前处于混沌状态。
我希望自己有钱、自由。
为什么要有钱?我希望能够有足够的财富应对一切可能发生的异常。
为什么现在的不能够应对?目前处于劳动付出,一旦失去工作,收入就此终结。
似乎我找到了自己的初心,那是希望在工作之余,多赚点钱,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水平,避免出现无法应对的情形。
接着想想我的动机是什么? 那就是想让自己和家庭能够过上不因经济能力束缚的幸福生活。
那我有什么能力来确保这个动机呢? 对,我会编程,我会逻辑思维,我会项目化管理,诸如此类
这或许是一定的能力,但不构成我的竞争力,因为我并不是最佳的,那么就需要自己给自己一定的组合。
我经过反思,或许目前暂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签给自己,不过会写作的不如我会编程,会编程的不如我会项目管理。 我就先给自己一个标签“编程融入自我管理的生活家”
2.2 伟人、牛人、凡人理论
拷问了自己的初心和潜能,大叔的一段说话,不断的冲击着我的心灵:
普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贪,总想得到更多,却没想过后面的代价。像凡人一样付出,却期待有牛人的结果。成为超级IP的代价是,放弃家庭,放弃健康,不断前进。扪心自问,你能做到吗?你或许会说,你想一边兼顾事业一边兼顾家庭,事业不做那么大也行,问题是同样都在拼,你觉得是专注于事业的人能成功还是两头兼顾的人能成功?要知道在中国,无论你选择了什么方向,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和你竞争。
我若醍醐灌顶,冰水浇心,瞬间清醒,我或许想要的太多。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所谓的“牛人”,甚至有那么一丝丝希望自己是“伟人”,而自己目前的付出,还在“凡人”阶段不断的徘徊。
或者说,自己贪欲十足,想要的太多,付出的太少。
为了达到我自己定位的标签,我需要付出目前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
- 积极输出,不断的在编程管理和项目管理上形成技能势能
- 积极参与到线上线下的分析,形成个人影响力
- 运用编程思维和项目管理思维,将理论不断的实践在事业、家庭和学习
- 在行业找到领军人物对标,进行市场调研,刻意训练,不断精进
等等
3. 不是结语的待续
目前思考了一圈,还是没有完全吃透,秉承着“完美不如完成”,先输出这枚不是文稿的文稿,后续继续完善。
大叔的课还基于定位的基础上,提出了“卡位、上位”等理论、如何找到离钱更近的事业,同时也对自身进行了剖析。
我尚未达到这个层次,还需要不断的消化、吸收、琢磨,方能学其长促己长。
继续反正研读和聆听大叔的教诲,期望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十里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