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漫步公园或街巷,你总会发现一些白发苍苍的老头,在那里兴致勃勃的下棋,虽然他们的棋艺大都很一般。
兴趣是一个好东西,能给人带来快乐。但兴趣被功利了后,就不再个好东西。功利后的兴趣被包装成“老师”,成了“最好的老师”,迎合了很多家长,让他们深信不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英语很感兴趣,中间没放弃过,但至今我的水平还很一般。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的鬼话,我是一直不信的。
2、
就在昨天,家长群里有位家长咨询我,她很焦虑的对我说,
“去年我按孩子的意愿,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钢琴和绘画的。半年后我却发现孩子越来越没兴趣了,我劝他努力,他很反感。春节过后,他竟然对我说,他不想上了,想退班。现在我很纠结,到底同不同意他退班?”
我想了一下,对那位家长说,
“我先反问你几个问题,好吗?一、兴趣班报名前,你孩子是不是除了钢琴和绘画外,对其他方面也很感兴趣?二、在家练琴时,他是不是总会心不在焉,想快点练完可以出去玩?三、在兴趣班里,他是不是有时会跟不上进度,或感到老师上课并没什么趣?”
那位家长很惊讶,忙说“对呀对呀,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是猜的,因为很多孩子都会这样。” 我又接着对那位家长说,
“至于同意还是不同意他退班,最关键的一点,你要判断孩子在钢琴和绘画方面是否有天赋?而不是他现在有没有兴趣。”
那位家长说“钢琴和绘画我不是很懂,我判断不出来。但我想问一下,如果孩子有天赋,但没有兴趣,还让他坚持吗?”
我说,
“对的,最好让他坚持。只要有天赋,有没有兴趣不是最关键。天赋无法培养,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只要改变一下目前的培养方法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天赋,即使有兴趣,兴趣也迟早会被功利一点点抹杀掉,因为兴趣被功利了后,家长老师变的不以兴趣为主要目的了,家长和老师都以希望孩子学的更快更好更有水平为目的了,那么孩子即使很努力也不会赶上那些同样很努力但又有天赋的孩子。他的成绩达不到老师家长的期望,他的兴趣就只会变得越来越少。所以关键是要判断孩子是否有天赋,而不是兴趣。
“天赋你判断不了,你可以去找这方面的“专业教育人士”(这里特别强调注释一下,我所定义的“专业教育人士”与“专业人士”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他要很懂专业,二是他要很懂发现苗子,三是他发现苗子后还要很懂激发兴趣)。
“对不起,我只能给你这些建议了,如你孩子学的是数学或棋艺,我倒可以帮你判断一下你孩子的天赋,因我只在这两方面比较拿手。”
最后那位家长连声说“谢谢,谢谢”,我说“不客气,我也是一知半解,我们家长之间有什么问题,多交流沟通,都是为了孩子。”
3、
和那位家长交流沟通后,我陷入了沉思。目前关于孩子的兴趣和兴趣班的问题,虽然非常多,但都很类似。所以我需要好好总结一下。
(1)我们大部分家长一开始就错了
大部分家长是按孩子的兴趣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是按孩子的天赋来给孩子报兴趣班的。
(2)错上加错
在兴趣班里孩子没有兴趣后,家长要么就逼孩子或变相逼孩子再坚持努力,要么开明的同意孩子放弃兴趣班,再尝试其他兴趣班。
其实这两种做法即两个“要么”都可能错误的,因为都忽略了天赋这个最关键性的因素。
忽略了天赋,等于忽略两个前提,本来有四个“要么”就变成了两个“要么”,所以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变得没有兴趣时,很纠结了的,因为两个“要么”怎么选择都无法确定是正确的选择。
(3)问题的根源,是家长的理念错了
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长身上,在家长的理念上,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理念上。
但非常遗憾,大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理念错了,往往把问题的根源归咎到孩子身上,或兴趣班老师身上。即便归咎到自己身上,也不会归咎到自己的理念上,只是归咎到自己的情绪或监管上。
4、
下面我就将通过“天赋、兴趣、努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再结合一些实例,更具体的展开一下,进一步揭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在兴趣问题上的最大的谎言。
(1)天赋与兴趣二者之间是无关的
我们大部分家长,总是错误的认为天赋与兴趣有关并且关系很大。
其实,天赋与兴趣无关。也就是说:有天赋不一定有兴趣,有兴趣不一定有天赋。
天赋是天生的,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怎么可能会有关系。一个是基因和大脑决定的,一个是环境或环境刺激产生的。天赋覆盖的范围不大,兴趣覆盖的范围很大,一个人可以对很多方面都会产生兴趣(但并不代表有天赋),这是由很多方面他自身固有的趣味性有关,与天赋无关。
下面举三个例子说明“在某个方面,非常有兴趣,但并不一定有天赋”。
比如很多老头一辈子都很有兴趣下棋,但他们大都没有下棋的天赋,所以下了一辈子棋他们的水平也还很一般。
比如马克思他在理性哲学上非常有天赋,但他青少年时期非常酷爱的是诗词,他非常努力创作了大量诗词后,他才发现他并没有诗人的天赋,所以他放弃了诗词。
比如大坏蛋希特勒他在演讲及军事方面非常有天赋,是个疯狂的超一流天才,但他最大的兴趣是绘画,从儿童时期一直到死他都很喜欢,但他没有绘画的天赋,终其一生连二流的画家他都算不上。
所以如果你孩子上兴趣班,不仅为了快乐,还想他有个好成绩的话,那么你就要判断他是否有那方面的天赋,否则你就避免不了纠结。
而大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孩子只要非常感兴趣,好好努力或坚持,就会出好成绩。其实出好成绩不是兴趣决定的,而是跟天赋有关。
下面再举三个例子说明“在某个方面,非常有天赋,但却并不一定有兴趣”。
音乐天才周杰伦对音乐并没有兴趣,是他的妈妈拿着棍子站在他身后学的,他妈妈一站就是五、六年,后来周杰伦说“小时候没有妈妈逼我,就没有今天的我。”
朗朗也如此,是在家长的严厉督促下学的,后来朗朗回忆说“我音乐的兴趣是练出来的。”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小时候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不但对音乐没有丝毫的兴趣,甚至是十分讨厌,因为他有一个十分严厉几乎变态的父亲,从他4岁开始,就整天逼他学音乐,甚至他半夜睡着了,也被喝醉的父亲打醒起来学音乐。后来他回忆童年除了痛苦还是痛苦,他的一只耳朵失聪了原因就是小时候被他父亲打的。
所以我们家长发现孩子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先判断一下孩子是否有天赋,如果有,那么没有兴趣就去激发培养兴趣,兴趣一定是可以培养出来的。
如果家长缺少激发兴趣的能力,可以适当的逼,但不要逼的太过份,逼的太过分了就是罪恶,即使孩子逼成功了,也会痛苦终身像贝多芬一样。更可怕的是,假如孩子没有天赋,逼孩子,孩子不但成功不了,孩子还会毁了的,会疯掉的。
(2)天赋与努力二者之间是有关的
有天赋,不努力是不会成功的。没有天赋,将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结果是,不一定会成功,只能说可能会成功。
所以我们家长如果先判断出孩子的天赋在哪个方面,再去做努力,这样的努力不是更好吗?
但,孩子是否有兴趣,我们家长可以一眼望穿。而天赋,我们家长是一眼望不穿的,需要专业教育人士的帮助。
但为什么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原因有二:
一是家长根本不相信“什么天赋一说”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天赋”。
二是家长脑子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起作用,抱着只要孩子快乐就可以了。但一旦孩子因为没有天赋的深层原因学不好了,学不好了又反过来影响了孩子快乐,孩子不快乐了,孩子变得没有兴趣了,家长才开始困惑,但还是不去怀疑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理念导致了这样纠结的结果。因为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理念是错误的。
这个时候“兴趣”不仅不是最好的老师,还是最坏的老师,用“兴趣”把孩子的在错误的道理上推的更远,推到因为不成功,孩子没有了“兴趣”为止。
(3)兴趣与努力二者之间是有关的
对家长来说,这两者之间的有关是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恰恰是最容易理解的,才被无孔不入的功利入了孔,把兴趣的作用夸大了,把兴趣说成了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和努力其实都是表象,实质的东西是天赋。表象能一眼望穿,天赋却很难判断。即使有的家长能判断,具备“专业教育人士”的素质,但还要孩子恰巧在这方面有天赋。比如丁俊晖李娜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他们的家长在台球和网球方面很厉害,而他们恰巧很有这方面的天赋。
而我们大部分家长还有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只能撞运气了,只能通过孩子的兴趣来报兴趣班,再通过孩子努力后的成绩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天赋,这明显是一条弯路,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抱着鸡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放,那么走了弯路,就不清楚为什么走了弯路。如果意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毒鸡汤,我们就会少走点弯路,即使走了弯路也知道为什么走了弯路而不纠结。
5、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天赋到底在哪方面需要专业教育人士判断。
人体科学是最复杂的科学,大脑又是人体里最复杂的,所以大脑科学是复杂中的复杂。目前所有成定论的有关大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仅仅占整个大脑科学的冰山一角再冰山一角。天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谁都说不清,但它一定有。就像爱情,谁都说不清,但它一定有。
天赋属于大脑科学,判断天赋也是一件很难很复杂的事,而自己判断自己就更难了。绝顶聪明的马克思,还有大坏蛋希特勒,直到中年之前都没有判断出来自己的天赋在哪方面,何况我们平常人。
所以孩子的天赋到底在哪方面,我们家长万万不要想当然仅仅按孩子的兴趣来报兴趣班,最好先咨询专业教育人士,让他们判断一下孩子的天赋在哪里。
兴趣不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天赋,是善于发现天赋的伯乐。
PS:不夸大,不缩小,既不正能量,也不负能量,什么时间我们家长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回归到理性?我正在思考,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