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愚笨感觉是从8岁开始,记得父亲在我要上小学之前,将1、2、3、4、5五个阿拉伯数字写在小黑板上,我把本儿放在高点的板凳上,自己坐着小凳子,开始一遍一遍去写,但是无论写多少遍,3总是爬着,5总是反着,一直到报名那天,老师竟然也是让写这五个数字,我急得满头大汗,可是那爬着的3和反着的5像存心和我作对,反而写得比平时还难看,父亲在老师面前一个劲儿地打马虎眼:家里写的好好的,许是今儿个紧张哩!老师也不言语,嘴角露出说不出的表情,知道即使考查不过关也得上学,能怎么办呢?心想这一定是个不开窍的主。当时我不懂,第二天就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学了。
下课,同学们都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玩跳方,或玩踢毽子,或玩跳皮筋,或抓羊骨子,我个子高,协调不好,玩什么总是坏,同学们总不喜欢带我,我也曾在家里练习了无数遍,可是抓羊骨子扔起来就落不在手里,而是移在手外,跳皮筋腿的柔韧性不强,总也够不着举高的皮筋……后来,同学们看见我实在孤单,只在跳皮筋时选我为两面派,原因大多是为我个子高,在轮对方跳的时候,我可以把皮筋儿举得高高的,那样对方就跳不过去,我成了他们彼此挑战的炫耀,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会感到自己的存在。
哎!玩不好,学习怎么样呢?
一次课上,老师考查班里孩子的拼音,这是老师在头一天让同学们回去背诵默写的,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作业是干嘛,所以对背诵记忆没有概念,自然没有过关,老师惩罚没有默会的学生,都对着太阳站在墙根下,从那时我才知道,什么叫背诵,什么叫默写,什么叫作业。所以学习状况可想而知。
自己是一个不会学习、不会玩耍的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上课从来不敢举手,下课就站在阳光照着的墙角下,偶尔和没有玩耍的孩子“挤油儿”倒也快乐,直到有一次,我才体会到比不会玩,不会学还要尴尬的难堪。
记得一次下课,同学们纷纷向厕所跑去,我也不例外,当解决了内急往外走的时候,恰好碰到班主任——我的语文老师也要去厕所,我是既害怕又尊重,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随口便说:老师,你也上厕所了?里面还有一个座位。老师看了我一眼,用说不出的表情嗯了一声,接着就有同学哈哈大笑地说:“茅坑成了座位啦?”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转进去,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有了自卑的心理阴影。
那个夏天开始,我再也不敢多说一句话,生怕说错;我再也不和同学们一起玩,那种被同学们嘲笑的尴尬记忆犹新;我再也没敢睡过懒觉,因为我要努力读书,改变自己,做到尽可能地不说错话,尽可能地不让老师批评,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
时过境迁,虽然到现在也没有变聪明,但是儿时的记忆却苦涩而有趣,每个人都是人生的独角戏,即使有太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却只有自己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