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等同于自信,区别在于自我价值感是对内的自我评价,自信是对外的自我展现。

自我价值感低的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不认为自己是好的或者说认为自己不足够好,内心感觉匮乏,需要向外抓取来填补,比如做事需要他人的认可、表扬,受不了被批评、否定,那会是一种天塌下来的感受。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也是自信程度较高的人,会认为自己是好的,而且自己是不是好的与所做事情的好坏、成败无关,也许会承受失败的痛苦,会怀疑自己做事的办法,但不会否定自己,不会因失败而把自己看作一无是处。想起一句“千磨万砺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成大事的人大多都有这类品格。

每个人的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但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想从家庭教育角度谈谈自我价值感的形成。

孩子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来源于父母怎么看待孩子。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好的,是有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的,那么就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而父母会默默的关注;而如果父母认为孩子是差的,那么就会替孩子做一切事情,而且会伴随指责和唠叨。

不说话的父母,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的父母,是智慧的父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让孩子去经历、去体会、去验证,不是孩子做事情对错的问题,而是孩子只有在体验之后,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可以做到的,这样才会感觉到自己是好的,这也是自我价值感的积累。

让孩子听话的父母,本质上是不相信孩子本身是好的,只有依靠父母不断去教育才能够让他变好。这样外在的教育,是想把孩子教育成为父母想让他成为的样子,孩子也会变成一个犯错被教育的孩子,这类教育里充满了各种“应该”和“不应该”,也许还会充斥批评、指责和唠叨。既然父母不相信孩子是好的,那么就需要被照顾、需要被教育、需要被父母给予父母头脑中孩子应该需要的一切。于是,被这类父母过度照度的孩子,非常听话而且得到了很低的自我价值感。

令人吊诡的是,这类让孩子听话的父母,一般都是自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但这种好到底是一种什么好呢?让孩子听自己的话,如果孩子不听话就生气、指责、批评和唠叨,于是孩子妥协了、听话了,父母就心安了、高兴了,那么这种让孩子的行为满足父母期望的教育,难道是教育么?恐怕是牺牲了孩子满足了父母,恐怕是这类父母的自我价值感需要依附于孩子身上,只有把自己依附于孩子身上,让孩子满足自己的期望,听自己的话,才会让自己感觉到自己是被孩子需要的、自己是有价值的。受不了孩子不听话的父母,自我价值感也是极低的。

让孩子听话来满足父母自己的期望,那你的孩子真实的自己哪里去了?细思极恐,这样的孩子大多会衍生出假自我,用假自我来满足父母,用假自我去做另父母高兴的事情,而且用这个假自我去鄙视那个真自我,因为真自我是不好的,是坏的、是差的。

孩子在小的时候太弱小了,不懂、也无力反抗成年人,无论父母给什么,孩子只能选择接受。比如溺爱,你以为是给了孩子一切,其实是给了你自己认为的一切。反之,如果把这种溺爱让别人给你自己,内心会是怎样一种抓狂。这种抓狂就好像给一个正常人喂饭、给一个吃饱的人劝饭,要是正常人不和你干仗才怪呢,但是孩子做不到。

如果想养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那么就少说话,少干涉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安全和道德的边界范围内,让孩子去充分经历和体验。要么给予全部的支持,要么就干脆别管,如果你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也很低的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对自我价值感的定义是,一个人对他自己的感觉和想法。我的理解就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的综合评价,...
    心静如水3215阅读 10,622评论 0 3
  • 焦虑是怎样一种状态?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没有掌控感,充满了担忧,害怕未来甚至会恐惧,这种感受可能是因为你对现在的工作...
    在夜市阅读 12,588评论 12 30
  • 又开始看安妮宝贝的文章。 这篇《想起来的爱情》这样写道: 觉得爱情是两个人彼此做个伴。不要束缚,不要缠绕,不要占有...
    空笺阅读 3,043评论 5 2
  • 带着我孩子般的微笑和想送给你的小礼物。我来了。经过了3小时的车程,拥挤的人群中,不管再难受,因为我知道这55个公交...
    栗子青瓜花阅读 1,605评论 0 1
  • 谈写作·我劝你还是不要再写作了 签约作者:暖先森 它记录生活的故事和轨迹,让你以此来镌刻那些温存人心的往事,或记录...
    简黛玉阅读 14,601评论 15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