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母亲》:心理医师帮女儿挣脱母亲以爱为名的枷锁

《别了,母亲:守墓女儿的决断》是日本资深临床心理医师信田小夜子撰写的一本帮助读者理解和解构母女之间鸿沟的书籍。它适合那些想学习为人母之道、想了解为人母的自己、还有希望从女儿的立场上理解母亲,希望解开胸中诸多疑问的读者。

《别了,母亲》以2011年的“日本3·11大地震”后,两个原本就因母亲重男轻女或过于强势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的女儿越发想要逃离的案例开篇。随后,用主要篇幅分别以母亲雅子、女儿香里、女婿黑木以及咨询师四个人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半虚构的、女儿逃脱母女关系的故事。对于身为女儿今后该如何处理与母亲关系的问题,信田在书中列出了七种方法,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同时,除了给出专门针对女儿的提议,信田也为母亲和父亲提供了一些启发。

或许绝大多数人在青春叛逆期时,都曾经想要逃离母亲的管束,但通常只是一段时间,在更长的岁月都还是很依赖母亲的。在前不久我才看完的东野圭吾的《觉醒者们》中,就讲述了一个本名叫末永奈奈惠的女人为了摆脱强势母亲的束缚,与和自己容貌相似、患有胰腺癌的上松和美互换身份,从而革新自己人生的故事。当时,我还没有意识到末永的这种行为在日本年轻女性当中是很多人想要做却难以实现的。直到看了信田的《别了,母亲》,我才得知女儿想要逃离母亲在日本的普遍性。

在《别了,母亲》一书中描述的母亲雅子,在遭到丈夫家暴后把希望全寄托在女儿香里身上,导致她的很多言行都显得有些偏激。尽管她在香里眼中是“强势的”“缠人的”“无法沟通的”存在,但对于她反对香里大学时搬出去住;后来她好不容易同意香里搬出去独居,却擅自在香里家中购置了她留宿需要的用品;香里实习时她每天中午和晚上都要与其通话;香里结婚后,她又借帮她们做家务的名义要来备用钥匙,介入小两口的生活;她的这些所做所为多数我还是可以理解的。最让我感到难以理解的是当香里大学时提出想学化妆,雅子一言不发,后来她竟然小声对香里说了句“不要脸”。

在我以往的印象中,日本女人把化妆视为一种基本礼仪,对她们来说不化妆就出门是种很失礼的行为,就像中国人不洗漱就出门一样。因此,对于《别了,母亲》中雅子竟然因为香里想学化妆就骂她“不要脸”,我感到非常意外。但换个角度想想,或许雅子对香里的期待还是相对平和的。如果是更激进的想法,恐怕会期望女儿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兴趣爱好,都需要是同龄人中最出类拔萃的。那样的母亲对女儿造成的心理压力就更大了。

另外,我觉得香里的丈夫黑木和婆婆一家能够理解并支持她和母亲断绝联系,这无疑是对她最大的心理慰藉。如果黑木一家不能理解她,还帮着雅子说话,那香里可能会产生更严重的自我否定,甚至导致她轻生。尽管《别了,母亲》一书中并没有明确讲述雅子后来是否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我觉得恐怕很难,毕竟她最后一次去见咨询师算得上是不欢而散。或许直到雅子看完这本书,她才能真正明白香里为什么想和她断绝联系。

就我个人而言,我和自己的母亲关系也很微妙。因为我小时候,母亲总出差,父亲也总值夜班,我的童年多数是由姥姥和姥爷陪伴长大的。按照信田在《别了,母亲》一书中所述,我觉得我的父母都是肉食系的,但我的姥姥和姥爷却都是草食系的。姥姥很了解我的小心思,但我很清楚我母亲的想法。

如果我和母亲参加那种一人描述一人猜词的游戏,她说我猜成绩应该会很不错。平时看电视母亲有时有感而发但却想不起来要说的是哪个名人时,我都会瞬间说出她想说的人是谁。再比如前段时间看一个养生节目时,有专家指出香蕉皮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听到这话后,我和母亲同时脱口而出,以后再买香蕉,我吃皮她吃香蕉。虽然是句玩笑话,我连香蕉都不爱吃怎么可能去吃香蕉皮,但足以显出我和她之间的默契。

尽管我和母亲之间的这份默契足以令很多人羡慕,但有时还是会难以理解对方。比如,母亲前几天还提起从来没听说别人像我一样出差还买个洗衣机回来,她至今仍无法理解。但我告诉她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做同样的事。我当时因为工作需要,酷暑时节跑去湖南长沙出差一个月。为了洗衣服方便且省钱,我买了一个半自动、洗涤容量有3.5公斤的小洗衣机。我不仅自己用,那段时间还帮一起出差的同事洗过衣服。

买小洗衣机的时候我自己出钱,也没和别人商量。但临结束那次出差前,我打电话把买洗衣机的事告诉了母亲,并征求她的意见是托运或快递把洗衣机弄回家,还是转卖或怎么处理?我当时是想把它带回家以后洗内衣用。幸亏和母亲商量,她经常出差经验丰富。在她的建议下,我把衣服和洗漱用品放在小洗衣机里到机场免费托运,把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放在箱子里提上了飞机。

对于我没再花额外的费用就把小洗衣机也带回来了,曾经担心托运费都快和那台洗衣机价钱差不多的同事们都表示很佩服。对此,我也感到很得意,但母亲至今都觉得没必要买那个洗衣机。而我就是不爱用手搓衣服,尽管把小洗衣机弄回来后好像没再用过,可我仍旧不后悔当初买了它并把它带回家。母亲始终认为我出差还买个洗衣机这件事是很不可思议的,我却一直觉得买它省时省力又省钱。

看过《别了,母亲》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在关键时刻对原生家庭还是很依赖的。尽管我觉得我的母亲也很强势,但她年轻时因为工作忙对我是一种放养状态。现在,她年岁逐渐大了,就算她有时会和我意见不一致,也改变不了我的决定。就像买小洗衣机一样,我可能会采取先斩后奏的方式,她最多是每次提及都抱怨两句。而且家里存放的她出差时买回来的、占地又没用的东西,比我买的多多了,只不过我买的这个体积稍大一点。

总之,《别了,母亲》中关于雅子和香里这对母女的故事以及另外几个信田提到的案例,都还挺吸引我的。虽然我自己没有逃离母亲的想法,但我相信在书中信田给出的建议是很实用的,可以帮那些正在被母女关系困扰的女儿挣脱母亲以爱为名的枷锁!当然,如果身为母亲、父亲或人夫的读者愿意看这本书,也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构建和谐家庭的门道。(作者:李淑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