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朋友说,某学校新任领导为提升学生课堂效率,要求班主任除自己上课外,在其他任课教师上课期间入班督学,以杜绝学生上课睡觉等现象。
此种做法的初衷是好的,在短期内也能收到积极效果,但从学生、学校长远发展来看,有百害而无一利。
让班主任入班督学,目的是杜绝学生上课睡觉等不良学习行为。不良学习行为只是表面现象,只有真正了解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提升效率。
课堂是授课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场所。课堂效率的高低也往往由师生双方来决定。课堂上的任何学习行为均需从师生双方入手,深入分析。以学生上课睡觉为例。学生为什么敢上课睡觉?为什么会上课睡觉?从授课教师角度分析:一方面,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差,只管教不管管,或者管不了;另一方面,教师的授课能力不过关,授课乏味无聊,学生不感兴趣。如果是这些原因导致学生上课睡觉,那么就需要对授课教师进行培训,提升其课堂管理能力和授课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分析,为什么敢上课睡觉?为什么会上课睡觉?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对教师,对课堂没有敬畏之心,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做自己想做之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身体欠佳或者睡眠不足,过于疲惫。如果是对教师,对课堂没有敬畏之心,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积极品质。如果是学生身体欠佳或睡眠不足,就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关心、照顾,以确保学生能在休养、调整之后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班主任入班督学的本质是压制,用班主任的威势迫使学生“专心听讲”。这样确实可以让学生不敢睡觉,但是不睡觉是不是就在专心听讲?能不能做到专心听讲?我想睡觉背后的原因不解决,光靠班主任的现场监督,达到让学生专心听讲、提升课堂效率的想法,最终只能落空。
不仅如此,课堂是授课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管理学生,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独特的方式方法。让班主任入班督学,会让任课教师感受到不被尊重,不被信任,严重挫伤任课教师教学与管理的积极性。
个人认为从学生、学校长远发展考虑,班主任入班督学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