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依然是中国式众筹的操作法门这部分,杨勇总结了众筹的三大回报:里子,圈子和面子。不得不说,杨众筹对任性的理解是透彻的,尤其是对中国人的集体共性,有特别深入和传神的描述。当我自己运作一个项目融资的时候,我才深刻领会到,最难的是设计回报机制。
无论什么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中国式众筹通过等额返卡的形式首先保证了股东不亏钱,反正都是要消费的,只是换个地方,从别人家换到自己家消费而已,这突破了股东投资的第一道防线。不亏本,那么剩下的就是赚的了,再加上面子和圈子的回报设计,很多人可能就会乐意去做这样一件事。
那么,在里面,面子和圈子之外,还能有其他什么回报吗?结合我自己参与过的项目,我认为除了这三大回报外,作者还漏掉了很重要的一点,甚至在我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
拿微微书吧这个项目来说,作为吧主,能期待这个项目带来多大的收益?顶多是看书不要钱,举办活动有场地可以使用,反正我自己去买书也要花钱的,那么有一个书吧,大量的图书可供我阅读,何乐而不为呢?这应该算是回报中的“里子”吧,也就是实惠,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这保证我这2000元没有白花。
其次,从圈子来说,在这个书吧可以结识一批喜欢读书的人,这是无形的收获。但是其他地方,读书馆,读书会,书友会等等也可以带来同样的效果,现在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越来越多,就像那天我和一位朋友聊起,只要你喜欢,有精力,深圳的活动多得让你觉得每个周末的时间都不够用。
再说面子,我参股了一家书吧,确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是能给我带来多大的面子呢?我喜欢这件事,不见得身边的人就认可,或者说,开书店对他们来说,远不如开饭店,开KTV,开酒店更牛逼,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呢?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为什么我对这个项目这么热情,这么兴奋?细细想来,我发现自己长久以来就有一个书店梦,更确切的说,想开一家客栈+书店的混合体,让到访的每位客人不但能在此住宿,也能找到一个心灵休憩的角落。之前曾筹划过在丽江开家客栈,可是被高额的租金拒之门外了。后来我就发誓努力赚钱,等“有钱了”就去实现我的梦想。可是这么几年下来,一直也没等到“有钱”的那天,虽然我工作很努力。接触到微微书吧后,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梦想,2000元,就可以做一家书吧,让我的梦想一下子变成了现实。虽然离我理想中的样子还有点距离,但是梦想也是可以分三步走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