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足球球星说:他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在大脑中反复演练进球的动作:球飞过来了,停球,瞄准射门,球进了,观众席上一片欢呼。
我们以为球星在空想,其实这样的空想效果是很大的。等球星真的上了足球场,他的敏感度就比其他球员要高的多。我们要知道,有时进球与没进球的差距,有可能只是那么短短0.1秒。因为那位球星反复演练这个动作,当球飞到他身边时,他根本想都没想,完全就是下意识的:停球,稳住身体的重心,瞄准射门,就这样球进了。
说话跟踢球是同一个道理,踢球讲究策略,说话讲究技巧、表达方式,他们共同之处在于: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决定。试想,如果足球到了你脚下,你还要考虑往左踢还是往右踢,那估计,你的球早就被人抢断了;同样的道理,如果别人跟你沟通,每问一个问题,你为了避免说错话,都要再三思考半天,我想这必定是一次很奇怪的交流。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人都会说错话,有时还会说蠢话,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方法,能百分百避免这种情况,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降低这种概率,什么方法?很简单——每日三省吾身。
我之所以每天花一个小时跑步,很大一个原因是,跑步留给我一小时反思总结的时间,我会回顾前一天发生的事,说过的话,并思考,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怎么说更好?有没有其他的表达方式。
此外,我会回顾读过的书,审视大脑闪出的每个想法。这些都与你说的话息息相关,有一句说的话:“你说什么样的话,就代表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说,你的思想决定了你说什么样的话。
如果你每天都能反思总结,提炼你的思想,筛选不合适的想法,那就算是你无意间说的话,都不会错到哪里去。
解决“怕说错话”,还有一招,凡事能用文字沟通的,绝对不用打电话,不发语音。举个例子:
微信语音消息方便了我们的沟通,因为太方便了,有时候,我会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等我反应过来时,时间超过3分钟,无法撤销,真的很尴尬。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规定,能用文字的,一律不发语音。发文字虽然麻烦,但是就像你发消息到朋友圈,肯定会反复打磨你的消息,因为人都想展现好的一面,发送文字消息也是一样的。
日日反思,未雨绸缪,提前反复演练,才会在说话中临危不乱,镇定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