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课堂讨论题目,基于教育溢价的角度,购买学区房值得与否?
现来看看文献关于学区房的主要研究聚集在哪些方面?
1、学区房的形成原因
为了治理择校问题,国家贯彻落实了“就近入学”政策,给了学区房问题滋生的温床。
购买学区房绝对不是看中了学区房本身,一般的学区房都处于老旧小区,房子本身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那家长们都是出于什么原因而购买学区房的呢?
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看中了学区房背后的文化资本,也就是入学优质学校的机会。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社会对于文凭的选择门槛越来越高。从开始的大专生、大学生,到后来的名牌大学,985、211,再到后来的研究生,留学生,乃至博士生。后生们想保住自己的生活水平,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真可谓越来越难。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孩子在早期提高竞争优势,增加胜出机率的呢?
通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占有。
可以看出,学区房问题的根本来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与分布不均。
虽然近年来,家长们逐渐意识到,好的小学不保证进入好的中学和大学,学区房的制度性文化资本是得不到保障的,特别是近年租购同权、租售并举、多校划片等政策的实施与发展,减弱了学区房与教育资源的挂钩,但,根本问题不解决,学区房问题可以得到实质上的解决,仍是个问题?甚至已有专家预测多校划片政策可能导致周边名校聚集的学区房房价飙升!这些猜测仍需要等待验证!
2、学区房价格的溢价原因
关于学区房价格的差异,显而易见是由于学校的等级差异照成的。多篇文献显示,学区房的价格与学校的等级成正相关。但是,学校的等级从何而来?
前些年,当学校还在以省重点、市重点划分的时候,这种等级还是非常明显的。
可是这些年,学校的等级划分已经被取消,学区房的价格又是以什么标准为主要衡量手段的呢?
以南京市为例,小学排名主要以考取南外的生数为主要衡量标准。可以看出,这样的衡量标准不仅将教育结果单一化,而且非常的主观性。不具有可供参考性。国外在考察学校质量上有专门的教育增值指标,但在国内,研究欠发达,这样的指标比较难以得到,所以,对于学校评价的报告,多数停留在家长对学校的主观评价。
在教育经费与主观评价二者对学区房的溢价研究中,主观评价对学区房的影响远大于教育经费支出。
从上述有关文献中,我们可以深入思考:
1、购买学区房的主观动机在客观上可以实现吗?有没有其他的实现途径?
2、学区房的价格合理与否?与其他途径的性价比如何?成功率孰大孰小?
在思考上述两个主要问题之后,我们可能还要考虑一下
3、经济上承担得起与否?
最后,愿每一个人都可以得出自己的标准,做出合理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