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照例进行小若的1周岁儿保,结果很惨淡,小姑凉大运动和社交能力均低空飘过及格线。
医生测试时候问了很多问题,比如是否能够对着爸爸叫爸爸,对着妈妈叫妈妈,比如叫小名时能不能回应,比如模仿,比如做恭喜,比如拍手什么的,我难过的发现自己竟然全部摇头,小姑凉只会凭着自我意识乱喊乱叫,完全没有家长的引导痕迹在其中。是的,是我这个作为母亲的引导不到位。我把小朋友的社会化想的太简单,以为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以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姑凉可以凭借她敏锐的观察和模仿力学会这基本生活技能。这认知大错特错!
首先,小姑凉极大的时间都是由外婆照顾,而外婆本身是一个不善言辞,沟通能力极其欠缺的人,小姑凉一开始就不可能学到社会交往能力。其次,小朋友的自我认知、对身边人的认知、事物认知和世界认知都是需要身边成年人有意识引导,才能够一开始就走上正确的道路,让她完全靠自己领悟和摸索不可取。最后,任何学习都需要重复重复再重复,表现在大人对事物和名称一遍一遍的描述。间或的学习即使对大人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至内化为习惯,更别说对刚出生没多久,神经系统才刚开始发育的小朋友。
针对分析的原因,我和老公列出日常喂养事项。对于需要引导的内容清晰写出,并制订时间计划和训练时长。外婆无法胜任的社会交际部分,我特别叮嘱外公主导完成。增加小姑凉和父母相处时间,开始寻找合适的早教课程,给小若增加与人相处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