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十几年前离家去外地上大学,就开始了漫漫回家路,虽是在省内,但由于高速公路没有开通、直达的绿皮火车提不了速,仍然觉得路很远、要花很长时间。
学生时代寒暑假回家,父母经常开车接送,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那年寒假,下雪早,当时还没开通高速,国道上已经有了积雪,车不能开得太快,我和父亲就慢慢往家赶,车灯也不太亮,大雪密密麻麻地打在挡风玻璃上,看不清路。
天越来越黑,雪越来越大,那时的汽车没有除雾功能,俩人在车里没办法开暖气,冻得凉飕飕的,300多公里的路程,从中午出发直到夜里10点多才到家,到家后看着父亲疲惫的身影想说句“辛苦了”却欲言又止。而父亲则轻描淡写地说“早点睡”,父母对孩子的爱真的是无私又伟大的。
上班后在省内离家更远的海滨城市工作,有600多公里路程,没有直达的高铁,只能选择绿皮火车或长途汽车,绿皮火车非常慢,有两趟,行程分别是10、12个小时,分别要在火车上咣当一整晚或一整个白天,并且有太多老乡在这座海滨城市打工,经常会抢不到票,当时黄牛猖獗一时,回家的票一票难求。
长途汽车是流水发车,行程是9~11个小时。鉴于没有火车安全,只选择坐过一两次。
印象比较深刻的回家之路有三次。
一次是忽闻爷爷病危,自己向领导匆匆请了假就往家里赶,根本没买上票,所幸在背包里翻出一张旧车票,紧紧攥在手心想蒙混过关,上车再补,可被检票员一眼识破,但看到我早已哭红的双眼并听到我没买票的理由,还是放我进去了。到了车上幸运地补到一张硬座车票,整个路途中都在回想和爷爷相处的时光,整整一夜没合眼,泪水一遍又一遍湿润了我的双眼。恨自己为什么离家这么远,连见一面亲人都这么难!
另一次刻骨铭心的回家之路是春节前,提前找黄牛也没抢上票,就连动车票也只抢到了晚一天的。打算先坐动车到离家一半距离的省城,等到了那边再坐流水发车的汽车。
信心满满的我算好时间出门,发现前一晚的雪已经积得很厚,我拉着行李箱一深一浅地走到大路上,一辆出租车也没见到,那时候还没有网约车,又处在郊区,就连私家车都很少,偶尔过来一辆出租车,不是满员了就是不载客,更有甚者直接开200元高价。我拖着行李箱走了几百米,离最近的公交车站仍有一段距离,双脚和脸早已冻得麻木,戴着手套的手也没了知觉,当时真想掉头回去。
后来听到有人按喇叭,发现是路过的同事,好心的两口子把我捎到了附近的公交车站,到了市区再倒车,仍然打不到出租车,好在公交车站比较多,终于到了火车站,令人绝望的是,没有赶上原计划的动车,只好改签到下一班,等到了省城已是下午三点多,仍然下雪,由于天气恶劣,已经暂停流水汽车,当天的汽车票已停止发售。
欲哭无泪的我再次跑到火车站,祈祷能买到一张无座火车票,但事实就是如此残酷,我就这样滞留在了省城,打电话回家说明情况,家人在担心和埋怨中帮我联系了一家熟悉的人开的宾馆住了下来,第二天一早坐流水发车的汽车返回家中。就这样,600公里的路程,我花了两天时间。
再有一次就是比较奇葩,也是春节回家,打车很顺利,时间也刚刚好,进站也没障碍,当时站台上停了两辆车,我看时间来不及了想也没想就上了右边那辆车,还感恩自己没有迟到。但我上了车才发现,对面那辆缓缓开动的火车才是我要坐的车!偏偏最后一刻出错了!上天是在给我开玩笑吗?我跑着下去跟管理员说明原因,热心的她就像谍战里的女特工,马上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说:别着急,我联系一下最近一班动车组,把你送去追那辆火车!我当时感动得就差给那位妹子跪下了。
一切顺利,妹子帮我联系好之后,还引导我如何在站内换乘到动车组,我千恩万谢地感谢了她,拉着行李箱边跑边回头跟她挥手告别,她连说了几句:快回家过年吧~快回家过年吧~等我到了最后一个转弯时,背后远远地传来一个声音:快回家过年吧~回头一看,管理员远远地看着我有没有找对路口,当时真的热泪盈眶,远远地跟她再次道谢,终于顺利地追上了我要坐的火车,当然,补了动车票。这是我最粗心和煽情的一次回家之路。
现在的我过年回家偶尔开车、偶尔坐火车,高速开通后,开车七个小时就能到家,火车仍然很慢,还在已经有消息说再过两年会开通路过老家的动车组,那时候,回家的时间将缩短至两个半小时,真的非常期待那天的到来,我想我会每周回家一次来致敬这组动车组的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