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太有一句出了名的口头禅:还不是多亏了我…….
自年轻时的秋收春种,到一应家务,到大年节一大家子在十分拮据的状况下也收拾得干净爽利。她人前人后一句话:还不是多亏了我…….
自然她是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更有一手好针线加上十足的勤快。相邻亲戚的衣作绣工她也十分热情地出手相帮,当她张口:还不是多亏了我时,大伙儿由衷地感叹:那还不是?你真是说了大实话。
她自然更是得意地、更高频率地重复着她的真理了。
到后来儿孙满堂,哪个孙儿的咳嗽感冒很快好了,一定是那句:那还不是多亏了我,早给他作了按摩喝了姜汤焐出一身汗,自然就好了。
若是哪个娃娃痢疾希拉的,那一定是:就是他那个妈妈!要是听我的,怎么会……
一个几近文盲的乡村老太,再怎么居功也是屁股转过来那么一个小圈圈;大伙儿明了她的脾性,特别是老了头脑也昏昏然,就都顺着她呗。
古老太来女儿家小住,里里外外看不惯她闺女。嘟哝着为什么要让娃娃干那么苦的差事、流那么多汗去击剑;为什么吃那么多苦练乐器;为是么不拿这些时间多练写字算题…….
女儿呢自幼小跟了她外婆好几年才回母亲身旁念书,除了帮着搭理家务她并没有从母亲身上得到些许的温情。因为那会儿孩子多地里忙,有饭吃有衣穿就是好生活了。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情感上的沟通。直到这会儿母女之间话极少,隔阂犹在。
是晚,外孙作业,女儿写东西。古老太进出书房n多次之后,终于发声:娃儿念书你得跟着;娃儿算题你得瞅着。你忙个啥子啊,是娃要考学你还要考吗?
女儿没抬头地让她赶紧睡去。她检查了孩子作业盯着孩子改正,也没来得及练乐器就睡下了。
早上娃娃们背书包一出门,古老太昨晚没有发出的火气就向着她闺女喷发了:你都恁大的人了,你读读写写就能长了犄角脱了人皮是鹿(路)了不成?你不就是要娃娃们有个好前程吗?你咋这么不上心你对得起我吗?想当年还不是多亏了我……
女儿正在找钱包外出买菜,她就这么絮絮叨叨的没完没了。出门前女儿摔下一句:你多大岁数了能消停点儿吗。
买完菜,在小区绿道跑了5公里,回家放置好东西,开了marc,想拿手机扫一眼微信圈,却没在手边;是搁在钱包的;钱包在进楼梯前拿出来取钥匙了。然而左右前后,就是没有那个黑色绒布钱包的踪影。急急跑楼下寻,也是没有。
一下子急火攻心,女儿腾地也上了火气:多会儿也没带过手机去买菜,你一大早消停点儿的话就好了。你一吵就出事故了……
古老太这会儿却是不吵了,在女儿急着翻找家里的时候,她下楼找保安翻了录像,气喘嘘嘘地回来说:别急别急,录像上清楚着呢,你拿着那包上了楼梯。
女儿这会儿松了口气,这南北通对家住的楼房就总共就不多户,都是认识的邻里。就写张寻物贴门上,保准谁捡了就送回来了。
在贴好了寻物启事回来时又想:既然抓手上,很可能进屋一撂掉那儿了吧,就像上次一串钥匙,翻天覆地找不着,花了千元换了新锁,倒是不经意的时候它从桌子缝里现身了。
着急上火就理不清头绪,就看不清事务,就会出现迷迷瞪瞪疯狂的盲点,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女儿很快平和了心气,进门就从鞋柜开始细找。再次进到厨房,一抬眼,那台黑金色的烤箱上,那个黑丝绒的小手包,安然地躺着呢!因为没有色差的黑,不走近还真是看不见。
怎么也想不通啊,来来回回几遍怎么就看不见呢!冷静,是怯除盲点的唯一途径。
多亏了我刚才……古老太一开这居功的口头禅就遭了女儿的封堵:多亏了你一清早就吵吵吵啊,终于出了怪诞的事。
古老太心里爽快了,嘿嘿两声:罢了罢了,女大不由娘了,想当年你多听我的话,多亏我会教;你看你俩娃,驳嘴顽劣的。
女儿没有吭声,她已在专心写着什么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