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文,突然意识到需经常性“觉察”,以前低估了“觉察”的作用。
觉察和元认知颇有相似之处,一时不解,查询了下,“元认知”的解释为:
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控能力。简单来说,元认知是“关于认知的认知”,即对自己如何学习、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控制。
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觉察”是进入“元认知”状态的关键?
这么想来,“觉察”真是越来越重要了。思忖了下,觉察的作用有三:
一者,觉察对当前情状的作用。觉察会让你适时跳出来,以上帝视角观察自己的行为、思想、状态,从而有可能在那个时刻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和行动。注意,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理性的,有时候,偏感性一些反而更好。
二者,有意识通过觉察进入元认知状态。任务、事件的处理和应答,需要检查、评估、矫正、总结,需要应用现有认知能力,期望提高认知水平。
三者,当感知到“不对头”时,通过觉察回复到冷静的自我状态。只要底层认知还在,就一定会在做某事时感觉到合适还是不合适,无论哪种感觉,都可随时使用觉察给自己提醒,合适的继续坚持,不合适的及时调整。
去往自由王国的道路很多。保持成长型思维和心态,用好“觉察”这个工具,将谨慎付诸于实际行动,是一条值得继续走的道路。
2025.1.26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