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从上海到新疆的支边青年,所以支边青年的孩子国家有政策允许一个孩子的户口回上海。很巧1996年是最后一批知青女子回沪,因为在那个时候回上海不仅有上海户口,国家还安排工作。也就是我们父母辈长说的有铁饭碗。
所以在1996年那一年在我初中没毕业的情况下,我的妈妈就带我回到上海。因为家境贫穷。回到上海,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妈妈也没有钱给我读书,再加上我自己也不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因此,我放弃了学业走上了打工的路。
原本以为回到上海,政府会帮忙安排工作的。结果是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政府根本没有人关心支青子女是否有工作的事?因此我的妈妈开始着急了。
到处托人帮我找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的一位校长老爸爸也是我爸爸的外哥哥帮我找的。在一家塑料厂打包进口塑料袋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每个月只有300块钱。全厂都是4、50岁以上的老人,就只有我和一个车间小伙子我们两个20岁不到。
我每天和他们毫无共同语言。在那里工作,冬天是没有空调,夏天也是没有空调。冬天在里面工作还算暖和,因为烫塑料袋的机器都是有很高的温度的。可是夏天36七度,甚至40多度的时候,我们工作的环境比外面的温度通常高好几度,那一年的夏天,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和黑白无常做强烈的斗争。而我最好的朋友就是那些不会说话的塑料袋。
我每天工作八小时就是打包进口塑料袋不说,还要把上百斤的包装好的箱子,一个个搬运到1000米外仓库摆放整齐,每天的衣服就像泡在水里一样。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在九六年的那个年代里面上海人是非常非常的歧视外地人的。在那里上班的日子,我每天都是在歧视的眼神和口吻中叫我外地人度过的。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整整工作了一年。我每天不仅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上的痛苦。原本120几斤的小胖子。在一年的时间瘦到了98斤的骨架子,这一份工作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份永生难忘的工作。后来还因为老板发不出工资,所以我离开了这家工厂。
除了这一份工作是我们家亲戚帮我找的,在我后面所有的工作都是靠我自己找的。我是一个不服输,不认输的人。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上海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车子。
从1996年到今天25年后的我,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时常告诉我自己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去嫉妒任何人。不要去和任何人比,只要和自己比就好。所以我对现在的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