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来儿童家塾班做生活助教。再一次走进儿童家塾班,比去年来做助教时,看到了很多的不一样。
这期观察员、助教、老师和家塾班的孩子们,一共35个人左右。35个人在家塾班里会是什么样子哪?
记得去年家塾班刚开班的前几个月,一共7个孩子,加上助教、老师,也不过15个人。整个家塾班里是孩子们叫喊的声音;楼上楼下奔跑的声音;时不时孩子们会有孩子跑来厨房漫无目的的搅两下饭又走;吃饭时餐桌上像开研讨会……
而这周来家塾班做助教,我被家塾班的成长震撼到了。
入选助教后,本次儿童家塾班的队长海瑾给我们开会梳理了做助教和观察员的工作和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安静,闭上嘴巴、睁开眼睛、打开耳朵,用心感受和观察。在就像是没在一样。
走进来我才真实的感受到无声教育的能量。
这次家塾班14个年龄段从3岁到13岁的孩子和20多个助教、观察员,在家塾班里就餐、开会、午休、工作时,竟然可以做到悄无声息。
就餐的时候,小朋友在餐厅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专注的享用美味食物。我上菜时,无意的餐具碰撞声,显得尤其刺耳。暗自提醒自己下次要再轻一些。就餐时孩子们有需要,会用眼神和助教交流,轻轻的说话。吃完饭每个孩子把自己的餐具送到厨房的水池里,安静有序。
每日早餐后,晨会宣读家塾班成长手册和每个孩子上周的成长。半个小时的晨会,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做到安静、耐心。姬老师不断给孩子强化为什么要具有安静的能力,安静是什么。安静的能力是实现梦想的第一步,安静才可以让自己具有思考的能力,才能让自己具有专注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安静就是开会时不说话,什么都不做,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开会时看到有孩子的坐姿不标准,姬老师会轻轻的走到他的身边,什么也不说,帮他调整好坐姿再给予肯定的眼神。有孩子不能做到一如即往的专注,晃动身体,姬老师走到他身边把手放到他晃动的腿或手臂上停留几秒钟,眼神或语音给予孩子成长的肯定。
在这里,孩子们轻轻的走路、轻轻的说话,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工作的时间安静的工作、 户外活动时间开心的玩耍、舞动的时候尽情的放松自己。正确时间做正确事的能力在建立和强化。
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里,有一种能量就是可以让人随时的去觉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我走路够不够轻,说话声音是不是可以再小一点。说每一句前要认真思考,我说这句话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滋养。偶尔一句无心之言,自己都觉得说的太没意义,谨言慎行的意义在这个环境中被体悟。
感悟到闭嘴的能量,生活中就是这样的无心之言太多,让自己失去了倾听的能力、感受他人感受的能力、回到自己身上去修身正己的能力。此刻觉得平常对孩子、对他人说教的方式显得多么苍白。
两天的家塾班生活,在这个安静的环境里,自己被安静了下来,开始去觉察自己,看见自己过去的生活模式,看到自己说的多做的少,看到最高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做到去影响他人做到。带着这份体悟回到生活中去修身正己,成长从安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