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到一个观点,感觉有点震惊——未来人工智能主要替代的是中产阶层,号称最稳定的“纺锤体”社会结构的主体部分,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想想前几个月还在和大学同学嘚瑟:我们靠知识创造价值的“知识岗位”才是最安全的……仔细想想不无道理,深度学习算法最擅长的恰恰就是对知识的学习;而最近的增强学习算法,让机器已经可以实现自我学习和快速迭代。反而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因为和机器的成本优势,会在智能时代幸免于难。
好在知道的不算太晚。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后知后觉,因为当大脑里没有特定意识的时候,我们是不会进考虑特定的思考维度。未来,技术就是最重要的维度。
所以,其实学习“无用之学”也不过是为了多一种角度看世界。所谓“脑洞大开”的人,不是特异功能,而是广泛涉猎和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知识内化成你的思想以后,就是能有这种脑洞能力。
人工智能因为高仿人的神经网络才具备类人智能,而人却总是让自己像机器一样思考,逐渐丧失自己的特定优势。和人工智能相比,人至少有2种能力优势:
·领导力:能够从多个错综复杂的环境因素中找到发展规律,,即便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也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机器无法实现多项因素交叉分析)。
·创造力:创造性地打破常规,持续地探索未知(机器高度依赖确定性)
所以,对我们来说主动让自己拥抱不确定性,逃离舒适区,持续地解决复杂问题是最好的训练方式。
当然,人还会有不好的习惯,比如最擅长的就是自我欺骗。人天然就具备一套逻辑自洽的解释系统,所以特别擅长用简化的方式找到所谓的答案,这就造成浅层归因、外部归因等明显的归因谬误。
比如,人总是会夸大眼前问题的困难程度,强调自己过去的成绩,已掩盖自己当前失去目标感的事实。所以,就像我听到的那句话:
“只有少数人才有未来,多数人只有过去。”
最近还有一个最大的感触就是越来越发现自己在透支过去,而从未给自己有新的充值。时间是没有现在,只有过去和未来,你感觉到的现在不过是过去的未来,未来的过去。按照这个逻辑来看,今天你所处的境遇是你过去积累的总和,但是如果你的今天没有更多的积累,你的未来就必然要走下坡,而且这种趋势会在关键节点上忽然爆发。
当你在危机爆发的时候再开始准备,你要再重回“巅峰”的状态,那个过程太漫长,而且追求即时反馈的我们难以承受。
所以,为什么比你成功的人比你还努力,因为时刻都处在这种焦虑和危机当中。所以,我从来不真正为自己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感到不满,我也不在乎眼前人的任何正向或者负向的评价。我们都在向未来看,哪有时间关注“当下”。
真正可怕的是让自己处在鲜花和掌声簇拥,高度自我满足的舒适区而不自知。
所以:
1.让自己持续地焦虑和紧张起来,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当你觉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的时候。恭喜你,你就要是在舒适区里。
2.要持续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能干2个人活,老子明天要追求的是干3个,就得不断给全世界你精力旺盛,啥事能扛的感觉,一来提高自己的阈值;二来给人稳定的可预期的印象。
3.不要被琐碎的工作束缚。在职业上的提升,就是让自己的单位产出比越来越高,让自己时间效益越来越高,基础工作很重要那是骗傻逼的,傻逼才觉得这类工作不可或缺,不过也好,这样你才能被解放出来。
4.永远不能放弃输入,长期没有输入却持续地输出,就会让你陷入视野窄化的状态。和有趣的人发生社交,你会发现你瞬间发生改变。
新一轮的危机感和焦虑又涌上心头。或许,这就是少数人悲惨的命运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