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经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挺贵的一台电脑买回家里,却发现不太好用,总是卡,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以前做电子产品导购的那些人,有一个普遍的手段,就是夸耀笔记本电脑的各种大:内存大,硬盘容量大,屏幕也大,哪哪都大。就是不说最关键的中央处理器性能大不大。而我们都知道,在电脑的实际使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啊?是速度啊。从硬件技术角度来讲,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效率要快啊。
这个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这样的。早些年的电脑,用的都是单核处理器,只有一个核心,一次就只能处理一个任务。就像是在医院里看病,一名医生看完一个再叫下一个,实际使用中经常是一堆的病号在后面排队,不慢不卡才怪了。
假如把人比作一台电脑,中央处理器的工作效率就是人脑的运行效率。如果人脑的效率低了,就是患上了“人脑低效症”,咱们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有这个病,那怎么治呢?
只能是增加医生的数量呗,我最近去了一家“脑科医院”,里面有99名医术高超的大夫,专治各种“人脑低效症”,这家医院的院长是来自加拿大的斯科特·扬。
话说这个斯科特·扬,是一个西方传奇人物。年轻时毕业于马尼托巴大学商科院。主要牛X经历是这样的:从高中开始,斯科特几乎课下不学习,尽管如此,他还是以全班第2名的好成绩毕业。读大学时,大考之前一般每天学习不过两个小时。不过,4年来,他的平均成绩总在A和A+之间。毕业后他又以超凡的速度,成为麻省理工大学历史上最快毕业的人,并登上TEDx的演讲台,向全世界宣讲自己的学习经验,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学霸。
超级学霸斯科特·扬开的这家脑科医院名字叫《超效率手册》,里面共设立了7章科室,入驻了99小节名医,目的就是治好人们的“人脑低效症”。
科室一:克服拖延症:这里的大夫就会老生常谈,定目标,做计划,加强自律,增加动力。目的就是一个,动起来,不要停。
科室二:做事更有条理:面前这些老学究的观点就是,想干成一件事,得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工程项目,里面有很多的子任务。要重视项目的完成进度,而忽略一两个任务的得失。
科室三:保持活力:这里的医生就干一件事,给你充电、充电、再充电。
科室四:把事情做完:这里有一群惹不起的老中医,讲究得是说学逗唱。把事情做完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约的中药,再苦,也得喝完它。
科室五:让你的日常工作自动进行:我最讨厌这里的大夫,因为他们的爱好是研究小白鼠,首先给小白鼠的脑子里面按上电极,然后给小白鼠一个按钮,一按按钮就电它,最后让它养成好习惯。这群禽兽天天笑嘻嘻的问我,要不要试试,老爽了?我呸。
科室六:生产效率黑洞:还是这里的医生最会偷懒,玩速读,列清单,关手机,砸电脑,就是给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你说讨厌不讨厌?
科室七:做对的工作:最后一个科室由老专家斯科特·扬亲自坐诊,用他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指着你的脑门说,年轻人别蛮干,先选好方向,迷路的时候,要先看看太阳。
后来电视台采访我,我是这么回答的:原来的我啊,有病,而且病的不轻呢。懒癌晚期,深度回笼教,离不开手机综综合症......等等一堆的膏肓之病。后来我看到一篇书评,叫《99位名医帮你治疗“人脑低效症”》,里面介绍了《超效率手册》这家医院。
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这家医院的七个科室走了一遍,发现我的病居然全被治好了。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痛了,连走路都有劲了。好像脱胎换骨,扒了一层皮一样。不得不感慨,老中医的药确实好使啊。
还是回到最开始谈到的关于笔记本的话题。最近这两年计算机技术爆炸,原来的单核处理器现在只能放在博物馆里接灰了。现在市面上双核、四核、八盒的处理器很常见,而且在售的处理器中,最高核心数已经达到了16个,而在实验室里没有量产的处理器,核心数还要更多。
这些最新的中央处理器,原理上都是把多个核心融合在一个芯片里,这样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这就好比《超效率手册》里有99位专家坐诊,一个诊室前面有人了,咱就换另外一个,只要你愿意参与,最终都能把病看好。
最后,欢迎各位病友,对号入座!!!
注: TEDx的解释是,基于传播有价值想法的初衷,TED 创办了其旗下的组织 TEDx。TEDx 是非官方,自发性的活动项目——及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当地团队申请得到批准,便可以以TEDx的名义来组织活动。其形式与 TED 基本一致——邀请一些有趣、想法奇特的人来做18分钟以内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