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的形式有很多,例如“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征辟制”等,但是无不是奔着入仕的目的,自然竞争激烈,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汉魏时期,选拔人才实行的是察举制,看似重才、德、孝、悌,实则也有一些不明所以的“加分项”,例如相貌也颇为要紧,于是就出现了“皮相分”。“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长相符合这四字,就可能获得加分被录取。这是天生的加分项,还有一些后天环境养成的优势,如“口语分”加分。毕竟古代多用方言,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
如果一个士子在殿试时面对皇帝问策,说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听不懂,前景自然不妙;反之,如能讲一口字正腔圆悦耳动听的“普通话”,皇帝一高兴,得到加分也正常。此外,古代还有些加分方式,比如,字写得好可以加分;父辈曾有功于庙堂,儿子也能获得加分等。这些助力“高考”上岸的加分项,多属于自身素质或家庭荫庇,还有一些硬件需要有所准备,其中必备的有墨斗笔和和赶考箱笼。“墨斗笔”差不多就是古代考试的专用笔,笔头上有个椭圆状储藏盒,能够储藏一些墨。因为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主要考八股文,在字数上有相当的要求,所以,要是带的墨不够的话,可以把墨斗里的墨临时挖出来备用。
至于赶考“书笼”也是大有用处,古代“高考”的题目一般限定在“四书五经”中,基本上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备上一个书箱,藏些参考书还是很有必要的。赶考专用书箱一般精致而小巧,底板有夹层,可以把自己的贵重物品放进去以备不时之需。然而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之下,除了勤勤恳恳地备考,不得不说也存在一些铤而走险的作弊行为,那就是“夹带”。这是一种为人不齿且痛恶的“作弊”文化。古代的考生们往往把“四书五经”等考试用书字变小抄袭,缝进衣服,藏在鞋底,甚至绑在头发里,夹带带进考场。不过拿大才子韩愈的“高考”经历来说,人间正道是沧桑!
韩愈19岁参加进士考试,连考3次,次次不中,到第4次才考中。别以为这下就要“上岸”光明了,要成功入仕,吏部那里还要再考一次,韩愈又考3次,接连落榜,一直考不上他就想到了“走后门”,先是给宰相写信,数封信件均是石沉大海,接着又登门拜访,接连三次上门,次次被轰回来,眼见着走后门不行,韩愈只得回来接着考,一直考到32岁时,终于柳暗花明考上了。成功“上岸”的韩愈,此时金榜题名之荣耀,货真价实,实至名归,归去来兮,也算是未曾忘却读书人的初心是“以文载道,文以化人”。
参考资料:
[1]张迪.古代“高考”趣闻多[J].文史博览,2016(7).
[2]任义.古代高考必备“神器”[J].人才资源开发,2013(10):20-20.
[3]赵炎.古代那些“高考”加分[J].喜剧世界, 2014(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