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哲学理论,知是指内心的觉知,是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行合一,才能成就其事。
投资中的知行合一,指的是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的一致性。学的是价值投资,实际操作中却是投机的那一套,每天追涨杀跌;宣称要中长期投资,却在短期内经常性地买入卖出;计算出了股票的内在价值,计划在股价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实际上股价跌到理想位置的时候,却不敢下手了。这些都是知行不一的表现。
投资是逆人性的,买入位置和卖出位置都不会是舒服的位置。涨势看张,跌势看跌是人的通病。年后的这轮大跌,很多股票价格腰斩,不少股票已经处于低估区域,已经具备了投资的价值,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敢买入。
我身边有一位朋友看到前两年茅台上涨了很多,很羡慕,后悔没有买入。当茅台从2600元/股下跌的时候,他说下跌到2000元/股就买入,等到了2000元/股的时候,他反而不敢买入了,说可能还会下跌到1500元/股,等那时候再买入。等到了1500元/股的时候,他还是不敢买入,说等下跌到1000元/股以下再考虑买入。等到现在,他还只是观望,没有动手。我觉得这就是知行不一的表现,如果茅台股价真的下跌到1000元/股,他应该还是不敢买入。他可能只是单纯地跌时看跌,至于股价跌到什么位置合适,他也不知道。
投资是一门艺术,它除了考验人的知识、能力、素养外,更考验人的心理。计算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不太难,每个人内心都有自己的一套计算标准。但是难的是在真金白银的压力下,还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当股票的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往往是公司受到公众质疑,或者公司有不利传闻的时候,就像现在的凯莱英,今年的业绩高增长已经是明牌,但是有公司可能受到制裁传闻的影响,股价一跌再跌,这个时候逆势买入,往往需要强大的心理。
好公司出现低估值的时候,如果有人敢于逆势投资,往往会有超额的回报。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这句话说着容易做着难,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知行不一的原因,可能是不够自信,或者对公司研究的不深等等。通过深入研究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发展前景,提高自己的认知,当出现过几次逆势投资并大获成功的案例后,或许以后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在知行合一方面,我也不能时时做到,还需要继续修炼。比如我写过很多分析文章的爱尔眼科,我判断它今年的最低股价可能在27元/股左右,当股价跌到的时候,我买入了,现在有了不少盈利。而对于通策医疗,我认为现在的股价也处在低估区域,在130元/股的时候买入了,后来在年报出来前一天,股价跌停的时候被吓得卖出了。这件事我反思了好久,感觉到了自己持股心态的不成熟。最近我把通策医疗的K线图打印了出来,在上面标上了这次买入和卖出的位置,把它贴在了书房的墙上,时时提醒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说着容易做着难,它需要不断地实践、反思、复盘,提高自己的认知,修炼自己的心态。这是一个长期提升自己的过程,当能做到知行合一的时候,或者就离我们的财务目标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