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级时科任老师就给我说:咱班孩子为啥这么不积极啊?不像这么大的孩子啊?
其实我也发现了,但一开始觉得可能是孩子还没适应。慢慢的,相处了一年多了,我终于承认孩子们确实不积极。原因可能是:性格普遍比较胆小内心(一度怀疑是不是学校故意这样分的),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也有几个胆子大的,但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会收到影响。升入小学的第一次运动会,我是蠢蠢欲动,终于可以光明正大领着孩子疯了,在报运动项目时,我还想要是大家都争着报怎么办,虽然项目足够全员参与,但总有几个人是要参加两至三项的。没想到的是,说第一个项目时,没有人愿意,宣布第二个项目时,没有人愿意,我和Y老师再三鼓励,了了几人敢举起了手。这次我是真服了,真的承认了。其次,和家长也相处了一年多了,大部分给我的感觉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件事情总是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态。因为家长们这样的态度,多少次留我在尴尬里吹冷风。家长这样的处事态度,我想也应该影响了孩子们的处事态度,现在流行“原生家庭”这个词,想来也是有事实依据的吧。最后,可能孩子遇见了我这样一个不太善于夸人的老师吧。
看着孩子这样的上课状态,处事态度,我是急在心里,但毫无办法。记得前几天做梦,梦见组织学生活动,使出浑身解数愣是一个人也没调动起来,把我急醒了。这真的成了我的心病了。我寻求书本,寻求前辈,但都毫无起色。但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放弃啊,我要放弃了,孩子们可咋办呀?所以在课前进行“三问”——谁最棒?谁最积极?谁最爱思考?我总结你们确实是最认真的。下课之前有“三问”——这节课谁表现最棒?谁最积极?谁最会倾听?我总结你们确实棒棒哒。
今天第一天“三问”,孩子们一起回答的是信心百倍,上课确实积极了一些。希望这“六问”能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逐渐大胆一些。其他的办法还要想,但想解决孩子根深蒂固的问题,尤其是家庭带来的问题,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