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这个节目有一集里面谈到了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去上班。画家陈丹青坦言他也不喜欢上班,但他喜欢工作,他觉得工作和上班不是一回事,上班只是出卖自己的时间换取报酬,而工作不一样,工作是一个人的事业,是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上班,看字面意思,“班”即是“排班”,也就是规定了几点该到,几点该走,是有一种考勤约束在里面的。“上”,这个字眼,有点儿服从的味道,也就是公司排了班,不管你想或者不想,你都得来,都得报道。从这个角度看,也难怪年轻人不喜欢上班了,因为这其中透露出的强制性的潜台词。
而工作就不一样,工作二字只体现出手头要做的事儿,没有那种约束意思。或者再拔高一点,可以叫做事业,那就更宏大了,摆脱了“金钱”那种低俗意境了。
我去上班了。
我要工作了。
这是我为之奋斗的事业。
三句话听起来给人感受区别还是挺大的。从被动到主动,从拿时间换钱到实现人生价值,层次高下立判。
我无意在此说教,我只是常常思考,为什么有人能把工作当成事业,而有人只能把工作当成上班?或者,更实际一点,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地投身进去,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或许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有鸿鹄之志,打算开创自己的一片事业,走向人生巅峰,但现实很残酷,或者一直原地踏步,或者一直遇不到贵人,或者一直干不出业绩,心有余而力不足,远大理想也在上班打卡和柴米油盐中慢慢消磨。最终,一边羡慕别人的成功,一边又自怨自艾,无法突破,平平淡淡,只能沦为社会最为普通的一员,泯然众人。
成功,从来没有打包票。只能说,有靠近成功的道路,那我们就多去走一走,也许走通了呢。有成功人士的习惯,那我们也学一学,或许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干一行,爱一行。这是一句老话,也充满了人生智慧。我觉得,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没有人会莫名其妙爱上自己的工作,并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工作,总是一开始认真做了,获得了一些小确幸,然后更加投入工作,获得更大的小确幸,然后慢慢地,满足感、成就感、物质回报也就纷至沓来,最终形成了一个正反馈增强回路。越成功,越要做,越做就越成功,最终人大概就像嗑药上瘾一样,习惯获得这样的成功感,也就自然而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当中去了。
听起来,这就像是人们常说的“工作狂”。工作狂,真的是敬业吗?我觉得不是,工作狂应该就跟老烟枪一样,他只是喜欢工作,喜欢从工作中获得快感,这确切的说法应该是“工作瘾”,他太热爱工作了,上瘾了。《人民的名义》里面的李达康书记就是这种人,一门心思投入工作,连家都不怎么回,害得老婆都跟他离婚了,这是后话。
回到一开始那个问题,怎么做才能把工作发展成自己的事业,并乐此不疲地投身进去,最终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我觉得答案就是,上点儿工作的瘾。先从工作中的小任务开始,获得一点点的成功,然后从成功再到另一个成功,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到最后,增强回路产生,飞轮开始转动,自然就会爱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但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最初在工作中获得的那一个“小成功”,要取得这个小成功,就得完全看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了,哪怕啃硬骨头,也要啃下来。这就是我所思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