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门》看完了,感受颇深,不明白之处也不少。
我是个喜欢囤书的人,对书的热爱使我控制不住自己的双手,《窄门》是京东搞活动时买的,99元10本,很实惠。活动时期,囤了不少书,但看完的少之又少。
我对《窄门》的阅读欲望不是来自书本本身,而是开始于朋友的小纸条。机缘巧合,和朋友去逛书店,无意中发现身边竟然有志同道合之人,甚是欢喜。回来之后,从书架上挑选了《背德者》和《窄门》借给朋友阅读。
朋友看书的速度很快,三天的时间就将窄门通篇拿下,并在纸条上写了他的读后感想,他是这样写的:
1.这种外国小说总是有突如其来的爱情,夸张的感情,我觉得我自己是个奇怪的人,可能是小说看多了。
2.朱丽叶选择了"宽门",是"容易的,幸福的";阿丽莎选择了"窄门",柏拉图似的纯精神的爱情,如苦行僧一般。
3."宽门"、"窄门"都不是静态的宽窄
4.爱情不过是场能量耗散,自我想象,最后归为一场空。
5.人的一生好想离不开某种寄托,讽刺的是,寄托宗教到底是"窄门"似爱情的升华还是终结?
看完朋友的感想,我的好奇心彻底被打开,决定去看看这到底是怎样的一本书,能让朋友有如此感慨?
答案在我阅读《窄门》时慢慢的浮出水面。
《窄门》是纪德先生的一部日记体小说,所有整本书书信占了一大部分。
杰罗姆与表姐阿丽莎的爱情萌芽于阿丽莎母亲与青年人偷情时,可以说来的十分突然。也许正因为这份突然,才造成后面阿丽莎亲手斩断与杰罗姆的爱情。
杰罗姆在认识到爱上阿丽莎时,就开始朝着这个幸福的方向努力,杰罗姆的爱是光明正大,坦荡的外露。而阿丽莎的爱则是清教徒似的逃避。
讲真,阿丽莎着实让我看不懂,阅读一部分后我甚至想敲破她的脑袋看看她脑袋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两个相爱的人,家人同意,朋友支持,本以为顺其自然就能走到一起。可偏偏因为种种原因只能任这份情爱流逝在书信中。
杰罗姆是主动的,他的多次主动得来的却是阿丽莎的一次次伤害。可纵使这样,他也控制不住爱阿丽莎的心,努力的向她走近,渴望有一天能真正走进她的心里,能携手共进。
阿丽莎是个胆小鬼,不知是因为受母亲私奔影响,还是妹妹毫无爱情的婚姻影响,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是一次次的选择了逃避。
也许阿丽莎和普通女子一样,因为爱杰罗姆,才会担心自己拖累他,所以宁愿伤害自己伤害杰罗姆也不愿面对这份爱情,所以宁愿活在书信中也不愿在现实中与杰罗姆聊上一会儿。
书信中的阿丽莎与杰罗姆是一对让人艳羡的情侣,他们聊家人,聊知识,聊旅游,聊各种能聊的事物,俨然是一对三观一致、如胶似漆热恋爱人。可书信终归是书信,书信中多么聊的来,也敌不过现实中阿丽莎的一次次的退缩。
理想中唯美爱情是虚幻的,现实中的爱情是陌生的,阿丽莎对于杰罗姆的爱,说爱的深也罢,说害怕面对也罢,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终归落了个空。
她的离开,也许对她是一种解脱,于杰罗姆未必是。
爱,就大胆的说出来,逃避只会让自己不好过,何必呢?不去尝试,谁知道结果是好是坏,好好珍惜身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