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st created on Jul.11.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初识鹿瞳是在复活节的什未林。那时天色新雨,在七湖之滨未走多远,同行的朋友就要回去。被我怂恿又去找其他的湖,才在回来路上走错进岔路,看见满街的鹿瞳。朋友只是好奇,因为它的叶子掌形,分成七瓣,每瓣皆是卵圆形;从前虽也见过鸡爪槭,但形状和大小,都不及这样的讨喜。
後来五月初的慕村,死党帮我补过生日,酱油地从春节(Frühlingsfest)回来,被拉着去看他们上班的商务区;商务区在铁路桥另一边,离桥头不远有家餐厅。那时大家也累了渴了,便决定在此喝点东西。这家的院子里便有参天的鹿瞳,四棵,一直长到四五层楼高。巨大的树冠便是绝佳的伞盖,阳光也找不到缝隙。更好是此时正值花期,圆锥形的花序足有葡萄串大小,钟形的小花就簇拥其上,纯白瓣,紫红蕊。仰望上去,便是满树的娇嫩火焰。有的花已经开谢了,落得俯拾即是。餐厅在树下摆了不少桌椅,桌布也是拜仁常见的红白格子,这时也被落英铺满,都是碎开的花瓣和花丝。好久没觉得那么美好和安闲。
後来回到布伦,才发现学校周围到处都鹿瞳;从前未发觉,盖因校园这一带树繁叶茂,又一边依着护城河,植被更加交错;这次的重发掘,全赖落英沾染入泥,我低头见花式熟悉,仰头一望才发现是七叶树。
只是入夏以来,花尽叶长,便和其他的绿化无异了。这点倒像樱花,早早地春来盛放,七簇八重,旬月的花期之後便又要等待一年。
最近再看它时,叶子竟成了花斑。深浅的黄色不均匀地呈现在叶面,疑是中心最严重,慢慢减弱,叶缘还保留些绿色。起先以为是虫害,仔细观察却也没发现。于是只得解释为时节和习性。
那似烟熏火燎的焦黄,却沾染了原就不理智的我。这早盛而早衰的美艳,不是我期待的蜃景。
--------
Wikipedia:在美洲,七叶树一般被称为“鹿瞳”,因为其果实是棕黄色,类似鹿眼睛的颜色,在欧洲被称为“马栗”,其中“马”的意思并不是供马吃的,而是“强有力”的意思,指其坚硬难以食用。中国称为“天师栗”或“猴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