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近期总想着给几个重点客户做上半年的工作总结以及公司为了匹配对方的营销战略做出了哪些调整。
从开始有这个想法到今天初步完成第一个客户的资料经历了大约一周的时间。前面的想法都是比较碎片化的,都是想到一点就先记下来,今天一定要开始着手准备了。所以就把其他的事情全部放在后面,这件事情一定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做资料的梳理,做成我想做的样子。
或许就是因为对这件事情有比较高的期望,比较高的定位,总想着一开始就做得很完美很到位,迟迟下不了手。我早上做的时候是满心欢喜的,做着做着脑子里我冒出好多个想法,好多个展示形式。于是在电脑上面就是顺着自己的思路先敲出一部分文字配上图片,后面又被自己推翻,做到后面突然发觉两种思路有点混乱,于是不得不停下来想一想再继续。
在纸上我就写下了第1个问题:这件事情我之前已经做过很多次了,为什么这一次做起来思路如此的混乱,是不是因为是对重要客户做的资料,所以潜意识里既恐惧又充满了期待,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准备一份很专业,很能够展示公司风采的文件。
越是因为自己比较重视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充满了期待,所以就有目的性恐惧,觉得自己这样做也不好,那样做也不好,到底怎么样子做才能更好呢?
这里我自己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运用"迭代"的思维。先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做成什么样子,做出来的结果是不是自己一开始期待的样子。这件事情不是公司领导要求我做的,也不是客户要要求我做的,所以完全是属于我自愿。所以根本不需要有心理负担,也不会有公司规定上的框架或者模板来限制自己的思维,我只需要根据自己最初想要做这件事的初心。
无论如何,先做着,先把把一个烂苹果做出来。顺着这个思路后面花了2小时最终完成了第一个作品。做着做着自己的思路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能够把握利用什么样的展示方式可以打动对看看文件的人,也慢慢地清晰了看文件的人可能更关注的是哪些点,要做的就是用图片画简短文字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从这件事中,我渐渐的能够体会到了,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没有在一件事情上达成自己脑袋里想象的样子,是因为首先自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很高的门槛,这样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目的性恐惧,让自己的想法仅仅停留在脑袋里而无迟迟无法展示出来。这样的想法和行动时间长了就会很打击自己的积极主动性,这种事情循环多了,非常消耗一个人的意志力,很容易失去对行动的兴趣,一直待在舒适区里无法突破。
如果有想法,就大胆地先做起来,后面再慢慢的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