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惊雪,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人生弹指芳菲暮,时间就像是沙漏里的沙一样,不经意间溜走。刹那芳华,扎着马尾,骑着单车嘻嘻哈哈的女孩,还有那个穿着白衫、站在阳光下的愣头小子,早已经在时光的背影中渐行渐远。幕然回首,人已到中年,心底怅惘,为这流水的日子,为这一去不返的光阴。甚至在面对不知所措的中年时,心底还衍生出一丝惊慌。
人到中年,彷徨、失落、整颗心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推不掉的责任,逃不掉的繁忙,感觉生活烦闷枯燥的日子没完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尽头。人到中年这是事实,谁都会经历,要去接受这个事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了对生活的激情,失去了那份发现美的心境,更失去了接受新事物的兴趣,过着和尚撞钟的混日时光。
有人说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肩上的担子不可小觑,你若不坚强,谁替你坚强?于是擦干眼泪,笑着面对生活,因为知道,哭也是过,笑也是过,不如笑对人生。
我们曾经是爸、妈眼中的孩子,撒娇、任性,因为知道背后这棵大树可以包容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当有一天,爸、妈不再年轻的身体出现这或那的病痛时,才惊忽,他们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肆无忌惮随意摇摆而不动摇的参天大树,原来父母这棵参天大树也会有老去的一天,衰老的他们,现在更需要我们的保护,不经意间我们已经长成了一棵大树。
而我其实还没有觉得自己长大了。从心里来说,一直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不曾长大的孩子,但是用手指数着年龄,却已经让我不得不接受人到中年这个在我看来曾经那么遥不可及,却已是“事实”的事实。
步入中年,会为中年冷不防来的仓促狼狈而无可奈何的叹息,也会为中年特有的疲惫不堪而觉得心力憔悴。但是,却也慢慢发现了一些改变,比如性格慢慢平和起来,遇事没那么激动了,渐渐习惯一个人的安静。开始明白,书上说的物质富裕远远抵不上心灵的充实,繁华过后的平淡永远是最美的归宿这些深奥的道理。
面对满桌丰盛的佳肴,哪怕是山珍海味、稀奇珍馐,也比不上妈妈做的家常小菜;觥筹交错,灯红酒绿的热闹中,脑海涌现最多的却是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对于曾经无法理解的事和行为,也慢慢能接受了,比如当身价不菲的彭延年先生,捐出所有积蓄为终其一生的慈善而努力时,我想,他走得是心安的;当功成名就的杨绛先生普衣素食地过完一生时,我想,她走得是心安的。
人生像极了一块顽石,从婴儿的无知开始,到儿童的天真起步,然后是少年的初露锋芒,再慢慢的打磨、抛光,去掉青年的尖尖角角,变成圆润的美玉或石雕。沉淀好了,就是一件艺术品,坏了,就是一块废料,这里面的功劳,中年的磨合是功不可没的。而时光这把雕刻刀,其实一直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不是吗?满树芳菲,一池繁华。中年的我们,想要处之泰然,安之若素,就需要修炼。而人生本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炼,我们的修炼从哪里来?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来,从博古通今的书本中来,从思考静默里来,从不断的渴望汲取中来。
有人说,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还有生活的重担,哪有这闲情?但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有一份自己的爱好,来冲淡生活带来的不愉快,为烦闷的生活找一个发泄的出口,没有谁规定发泄的方式必须是痛苦和咆哮。
如果中年的我们,能培养兴趣爱好,重拾年少时被我们扔掉的小爱好,如小时候想学的二胡可以去学,中学时让你得意的毛笔书画自娱自乐的拾起来,或追求潮流去公园里跳跳广场舞、吊吊嗓子,甚至我们还可以拿起想读一直没有读完的书本重新学习。这些都是人生的乐趣,只要褪去追功求利的外套,怡情养性,就会发现生活的美好一直都在,只是忙碌的我们忘记了生活的初衷。
中年的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学习。有人说,读书学习是学生的事,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只要心底愿意,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学生。学海无涯苦作舟,那是因为我们的学是茫然的,是未知的,是强迫的,感觉看不到边,没有奔头。但是,当我们从学中尝到生活的甘味时,才知道,原来学海苦过后亦有甜。
学习并非独指读书,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求知欲,只要你想学,你愿意学,何时何地都是在学习。在工作中,我们学习前辈的为人处事;在生活中,我们学习长辈的经验之谈;在社会中,我们学习各行各业,行行色色不同人的长处。努力的学习,终有一天,我们会在中年之后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时,学习会让我们眼界开阔、内心强大,也就不会过份执着于悲嗔痴,会用禅的智慧宽慰自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在遇事时能一笑而过,坦然接受,这是一种岁月磨练的学习成长;在忙碌的生活中,于时光的一隅中,会抬头看天,欣赏感动于半刻的云卷云舒,这是一种处世情怀的学习积累。
人到中年,依然可以如花盛开。须知花期还是年复一年呢!只要你愿意,属于你的中年之花总会盛开,花若盛开,蝴蝶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