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学妹微信互加了好友,学妹看了我在朋友圈发的状态后,对我去过一些地方表示羡慕。听到她发来的略显激动的语音,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复。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觉得我过得潇洒,既能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一颗骚动的心永远在路上。
我本木讷,被贴上爱旅行的标签也懒得辩解,冷眼旁观这周遭的世界,说的人多了我居然也信了。
有了每天写作500字的作业后,一些缓存在潜意识里的信息被从幕后拉出来付诸笔端,帮助我更好地思考,比如此刻我的键盘正在敲打大脑在刷屏时冒出来的问题------为什么要旅行?
初期是对在课本里介绍过人文历史,在电影电视里饱揽风景,在别人嘴里绘声绘色讲述的地名心生向往,那里有我虚拟的一座城,在游戏里我是逃亡的贵族,沦为流落异乡的乞丐,刀光剑影里生存,枪林弹雨中成长,只为有一天能荣归故里支撑我活到现在。呵呵,入戏太深。
积累了一些目的地后,也遇到过瓶颈期,受益于网络功能的强大,它真正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一则消息从A友传到Z友只有一个朋友圈的距离,真正做到了“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
熟人碰面总会关问:下一站去哪儿?带有一丝丝虚荣心也怕扫了朋友的兴,哪怕身体真的不想奔波,心里也很排斥挪窝,嘴巴还是会讨好地编出一个差强人意的答案。可我这人有个弱点:懒。撒了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来圆这个道理还是懂的,无数个谎那得要多勤奋啊,怎么办咧,索性继续打包上路吧。瓶颈期就这样一路风风火火地度过。
中期旅行是叛逆期的延长,我在的体制一周上班五天半,一个月至少安排两个周末的值班,节假日也要坚守在主战场,全年五天公休。越是没时间越想做点什么,越是被限制在小格子里越是想逃离。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我无声抗议着标准配置的游戏规则,然并卵。既青蛙般贪恋温水里的安逸稳定,又憧憬井底之外的自由,还没有高手玩家自定义配置的能耐。
后期单纯是对时间的祭奠,一眼就能猜中结尾的电影显然缺乏新意,那就把旅行当成时光机,用空间标记过往的日子,记录行走轨迹的小插曲,串起单薄经历的悬疑,留下一份黑白胶卷致终将逝去的青春。
在大脑里潜了这么久,我渐渐整个儿看清了水面下的冰山,触摸到问题的实质:其实我没有那么喜欢旅行。我披上一张皮编织了一件美丽的外衣来遮掩内心深深的恐惧:任时光流逝,我没有才貌双全,而是在一事无成地衰老。
我不敢直面赤裸裸的现实,病急乱投医把旅行当成灵丹妙药,忘了先去改善体质。
走南闯北三两年,萝卜姑娘阅过一些人,历过一些事,沉浸在别人的江湖中无法自拔却太晚思考自己的人生。
其实我没有那么喜欢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