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人陈遗,在家极其孝顺。他母亲喜欢吃锅底的焦饭,陈遗(这时)在郡里做主簿,常带一个口袋,每次煮饭,总把焦饭装到袋子里,回家给母亲吃。后来遇上孙恩贼兵侵入吴郡,袁府君当天即出兵征讨。陈遗已经积攒了几斗焦饭,来不及回家,便带着随军出征了。沪渎一战失败,军队溃散,都逃跑到山林水泽地带,大都饿死,唯独陈遗靠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都认为这是对他纯孝所得的好报。
【原文】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孝经图卷》
【人物】
陈遗:生平不详。
孙恩(?—402年):字灵秀,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琅琊孙氏,生于会稽。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隆安三年(399),起兵反叛东晋。元兴元年(402),进攻临海郡失败,跳海自杀。余众由妹夫卢循继续领导,史称“孙恩卢循之乱”。
袁府君:袁山松(?—401),一名崧,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袭封长合侯,出任左将军、吴郡太守、湘西伯。隆安三年(399),“五斗米道”孙恩进攻沪渎,筑东、西沪渎垒保障官民安全,隆安五年(401),垒破兵败,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