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
一个人以为正直,所以在人世上能够生存,不正直的人有时也能在人世上生存,那只是因为他晓幸地躲避了灾难罢了。
解读:
孔子竭力宣扬仁、恕、爱、礼等品德修养范畴的观念,人尽皆知。除了仁、恕、爱、礼等观念,孔子也很推崇“直”的观念。可能是因为这个“直”的观念,跟仁、恕、爱、礼等观念看起来不太合拍,被后来的儒学继承者们忽略了,当然有可能是故意忽略的。
什么是“直”呢?
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原本都是“直”的,那些“罔”人之所以也能生下来,是因为他们侥幸逃过了劫难。由此可见,孔子的“直”是指人类一种未经熏染的优良品质,正直无邪的意思。这里,“直”跟“罔”相对立。
跟直对立的,还有枉。鲁哀公问怎么做,百姓才能心悦诚服。孔子回答他“举直错诸枉,则民服”,反之,则不服。樊迟不明白“知人”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意思是,假如君主任用了正直的君子(像舜任用的皋陶,商汤任用的伊尹),歪门邪道的小人就没有了使坏的机会,风气就正。
跟直同类的概念有恭(恭敬)、慎(谨慎)、勇(勇敢)、愿(厚道)、信(诚信)、质(质朴)、知(智慧)等。
(一八)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句,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使用了顶针的修辞。顶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它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两个句子上递下接、首尾蝉联。
(一九)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而具有中等资质或道德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道理。
这个『中』是讲中根。人有根性不同,根性怎么讲?一般讲智慧、悟性,浅显的来讲(就是)接受的程度,一般有上中下三根。《雪公讲要》里面讲,「人之智力不平等,皇邢二疏皆先概分上中下三品。」皇侃和邢昺两位大儒他们的注疏里面,都先概略的来分上中下三品,这是就人的智力分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合为九品」,三三得九,「此犹粗分」,这还是粗的分法,「若细分则品级更多」。那实在讲,人的品级它是很多很多,无量,每个人的根性都不一样。这里孔子讲的中根以上我们才能跟他讲上,这个上是什么?是讲到性与天命之学。一般人不那么好懂,因为它很抽象,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境界。如果根器很差的,你跟他讲讲不明白,对牛弹琴。这讲的道,讲到自性,我们在《论语》讲解当中也讲了不少。你能听得懂,说明你是中根以上,要是听不懂,那你就不必要听,这个因为我们这讲,也是要对上中下三根都要普被,我们也讲到一些好理解的,我们就理解那好理解。慢慢、慢慢要提升自己,对于讲到性与天道的学问,我们要有几分契入才行。
所以孔子这里讲,不是在那里给我们搞歧视,中根以下的就不要他了,歧视中下根性的人。不是,孔子有教无类,怎么能歧视?这是希望把那中下根人提升,慢慢的把他变成中根以上,最好是上上根,能不能够提升?肯定能,因为「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觉。每个人的根性跟圣人无二无异,只是每个人的障碍多少不一样,这障碍就来自于妄想分别执着。随着你不断的学习,从知之,到好之,到乐之,不断的提升,你障碍愈来愈少;损之又损,你愈来愈少,愈来愈少,你的根性就愈来愈提升,就这个道理。所以一部《论语》我们现在才讲到第六篇,可能讲到第十篇,你就从下根变成中根了;讲到第十五篇,可能就中根变成上根;讲完了之后,你变成上上根。
(二0)
樊迟问知。子曰: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
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务必使百姓趋向于义,敬奉鬼神而远离他们,也就可说是智了。”又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有仁德的人艰苦努力在前,获取在后,做到这些,也可说是仁了。”
樊迟是孔子的弟子,在这里问两个问题,一个是问智,一个是问仁。智仁勇是夫子所谓的三达德。樊迟在这里问了两个,这个「知」就是智慧。樊迟问智,我们来看夫子怎么回答,什么叫智?首先我们来看《雪公讲要》,他把这个背景先提了一下。《「刘氏正义》」,这是雪公引用清儒刘宝楠先生《论语正义》说到:「窃以夫子此文论仁知,皆居位临民之事。意樊迟时或出仕故也。」夫子在这里回答樊迟,主要是讲什么?「居位临民之事」。
夫子非常懂得教育,真是契理契机。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夫子的回答,一定是符合真理,同时也符合提问者本人的根机和他现前的境况,能够让他即刻可以用得上。如果大道理用不上,那就等于闲言语。刘宝楠先生从这一段夫子的回答去推断,夫子此文论仁论智,都讲到居位临民,是一个做官的人。居位是有官位,临民是如何对待民众,也就是做官的人该怎么样待人处事。所以刘宝楠推断,樊迟当时应该正在出仕,、正在做官。所以夫子的回答,对于仁和智,都是能够资助施政,对于做政治也有帮助。
(二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
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
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
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
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
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
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
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二二)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翻译:孔子说:“齐国的政治经过一次改革,才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政治经过一次改革,便和儒家的大道相符合了.”
到此孔子又提出了“道”,此处所讲的“道”应是先王之道,是周王朝治国安邦之道。在春秋时期,齐国是姜尚后人的封地。姜尚带去的是道家文化,而且迅速发展了经济,开创了制盐业,实行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是周公后人的封地,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再加强文化的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二三)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①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二四)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①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②仁:有仁德的人。 ③从之:跟随着它下去。之,代指落入井中的仁人。 ④逝:往,这里指往井边设法去救人。⑤陷:陷入井中。 ⑥罔:愚弄。
【翻译】
宰我问道:“一个仁人,告诉他说:‘井里有一位仁人’,他会照着跳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去井边救人,但不能自己也陷进去。人可以被欺骗,但不可以被无理愚弄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辨”,具体谈仁爱与欺骗。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大家记忆犹新,“仁者爱人”,爱人向前多走半步,即陷入愚,仁而愚,即愚仁,仁而不愚,则是仁者的境界。
宰我,孔子的弟子,聪明伶俐,但不拘小节,白天睡懒觉,孔子曾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但他好学善思,能言善辩,孔门言语科的高材生,孔子认为他比子贡还要善说,所以排在言语科的第一名。宰我认为仁和愚颇难区分,故而提问,所问前提,亦是假设前提,“井有仁焉,其从之也”,井里掉进去一个有仁德的人,是否也该随之跳进去救助他呢?这个提问,表面看来是个一问一答的简单问话,其实不简单,结合孔子的一惯思想,宰我给的是一个二难判断的问话,两个“仁者”,一个井内,一个井外,井外仁者去救井内仁者,必然自身难保。孔子一惯主张“明哲保身”。“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不能保存自已的人,不是真正的仁者;不去救助,非仁者所为。孔子也主张仁者“杀身以成仁”,“舍身以取义”,对另一仁者临难而不救,于仁义不合,孔子任意取一个角度去回答,均会陷入宰我问话的两难中之一难而不能自圆其说,孔子到底是孔子,圣人必竟不同凡响。“何为其然也”?为什么要这样两难而对立呢?一个反问句,轻轻挡回,不费吹灰之力,“执两用中”,选一条两可之路,“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仁君既要前去救助,又要保存自己,不要使自己身处险境,也就是“仁者”既要有仁爱之心,又要有仁义之举,两全其美,而不偏执。因宰我是一个假设前提,生活中这类事一般不容易发生,孔子接着又说:“可欺也,不可罔也。”对待君子你可以用恰如其分的合情合理的事情去欺骗他,你若让他犯糊涂,仁而愚,象东郭先生一样愚蠢却是很难的事情,“不可罔也。”
(二五)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 (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二六)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译: 孔子去拜见南子,子路为此不高兴.然后孔子就发誓说:“我如果做了错事,上天就会厌弃我啊!上天就会厌弃我啊!”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她淫乱,但是又深得卫灵公宠爱,所以朝廷上下都对她非常的敬畏。要想在卫国能够施展抱负,确实没有南子点头,在卫国当时的国情下,就很难成功,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但是这是事实。夫子既然想在卫国能够推行周公之治,就不得不屈身去见南子。因为南子她也有知人之明,她对于孔子也是很敬重。正因为这一点,孔子觉得对自己名节有损伤的事情,但是对这个国家、对天下能带来益处,孔子还是毅然去做。因为孔子心中只有天下人,没有自己,这是何等的仁爱。